赵绪一,湖南湘潭人。
赵绪一是长沙市在大革命时期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曾任长沙市学生联合会会长、国民党长沙市党部青年部部长。“马日事变”时,他率青年学生在省总工会抗击许克祥叛军时,不幸被打伤致死,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赵绪一,字围屏,1905年生于湘乡县弦歌乡金石桥宋家山(现龙潭乡文星村)一户小康之家。1915年入附近的长乐庵高级小学念书。由于学习勤奋,成绩常列前矛,为师友所推崇。他常去田间劳动,体会稼穑之艰难。为改进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疾苦,曾萌志要学农业技术,认为这也是强国富民之道。即使他的国文基础较好,同学们也赞成他读文科,但都没有改变他的上述想法。1921年小学毕业后,即去长沙考入湖南省甲种农业学校。
赵绪一来到学校之后,由于新文化、新思想的广泛接触,进步书刊的较多阅读,很快改变了原有的以农业科学富国的想法,懂得中国革命之路,在于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他决心放弃学农业技术的打算,而是要投身到当时革命斗争的洪流中去。1922年,他由甲种农业学校转入兑泽中学,在与各校同学交往中,结识了田波扬、郭亮、夏曦等进步青年,并与他们一起参加各种学生运动。同年,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他还当选为长沙市学生联合会会长,成了长沙市学生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5年6月,赵绪一作为湖南省学联代表,出席了全国学生总会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全国学联委员。但他返湘途经武汉时,因协助武汉开展学运工作,被北洋军阀萧耀南逮捕。萧耀南先是对他严刑拷问,追查共产党的活动,当得不到任何证据时,又诱以高官厚禄,要他为军阀卖力,也遭到他的严词痛斥。他在武汉被关了半年多,经党组织多方营救,才被保释出来。这时,他已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在家里只治疗了一个多月,就抱病赶回长沙。
在北伐期间,赵绪一根据党的指示,加入了国民党,当选为国民党长沙市党部青年部部长,并被任命为湖南省财务委员会委员。这时,他全家虽已迁居长沙,但很关心家乡的农民运动,曾多次请假回乡,与从事农运工作的曾策、赵伯钧一起,共同商量开展农运活动等事,经常应邀向农会干部及会员群众作报告。他的活动虽遭到族中长辈们的责骂,说他“忤逆不孝,不务正业”,但他不顾这些,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家乡农民运动的发展,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赞扬。
在“马日事变”的当天,赵绪-二根据党组织的部署,带领部份学生和青年积极分子,赶到省总工会机关所在地。当许克祥的部队围攻总工会时,他们与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一起奋起反击,赵绪一因此负了重伤,被田波扬等人送回家中。当时省城内外都是腥风血雨,无法将他转移出去,又请不到医生治疗,他的伤势越来越重,常常处于昏迷状态。6月6日,当他得知田波扬惨遭国民党杀害时,愤怒地用拳头猛击床头,大声怒斥反动派的罪行,由于用力过猛,导致伤口进裂,血流过多,于当日不幸去世,时年二十二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