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隽明,湖南浏阳普迹三水头人,字齐慡,号宣德,1874年3月10日生。父亲黄茂岑,清末秀才,具有爱国思想和忧国忧民的热忱。他幼年聪颖,能言善辩,得父亲培养之力居多。十二岁那年,他奉父命随黄齐民去县府与南乡大户刘家为争水的事辩理,当着县长的面,慷慨陈词,明辩是非,终于辩得以责令刘家因打人赔偿黄家医药费四元了事。黄家胜诉了,他的小“名气”也就在浏阳南乡一带传开了。
1890年,黄隽明十六岁时,当地士绅选他为办理县地方公益事业的代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他为乡政建设,制定乡规民约,维护地方公益,做了许多好事。如将一个惯盗和两个抢劫犯抓起来,为民除害;又自己卖掉田产,以钱换谷周济乡民,并敦促大户平粜粮食,帮助饥民度荒等,都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称赞。
大革命时期,黄隽明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他应浏西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罗八的邀约,到三水头参加秘密农民协会,从事农民运动的秘密工作。1926年北伐军进入湖南后,农协公开活动,他积极参与带领农民进行减租减息和请算土豪劣绅的斗争;还设法夺取散兵游勇的枪支,组建农民自卫队,并当选为队长。在打击土豪劣绅的斗争中,他曾将逼死佃农何老汉的大劣绅熊炳乾抓来,召开公审大会处决,群众无不拍手称快。这一年,他被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马日事变”后,黄隽明仍然坚持地下斗争。他曾以“家门”关系,动员一姓黄的营长率部份士兵起义,并按照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元的部署,组成浏西游击队,担任党代表,率部在乌石、九溪一带打游击。有次,他连夜率部奔袭枨冲团防局,救出共产党员熊为汉等十多人。但后来在荆坪陷敌包围圈中,黄营长牺牲,部队被打散。他潜回三水头,继续从事重新组织武装的斗争。
1930年7月,普迹区赤卫军第十六团成立,黄隽明被任命为团长,区苏维埃主席陈阳庭任副团长。7月12日,当浏阳县团总张梅村率领团防队及守望队三百余人窜来狮形山,企图歼灭赤卫军时,却遭到赤卫军伏击,死伤百余人,赤卫军缴枪四十多支。这是他指挥的第一次胜仗。8月,张梅村又纠集西冲、新安等团防联队约六百多人,再次向义仓扑来。他布置好阵地,并与二营营长黄彪带领百人大刀队,冲入敌阵,与团防队拚搏,但张梅村的后备队却抄小路从赤卫军的后侧袭来,使赤卫军难以抵挡,只得且战且走,冲出重围。这次战斗,赤卫军伤亡惨重,旗手罗昆田阵亡,十数名战士壮烈牺牲。他悲痛之余,挥笔写了如下一首七绝:
乌云满天群丑狂,为民自由举刀枪;
斩尽妖魔翻天地,拼将热血洒沙场。
1931年,由于国民党政府当局对苏区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苏区的军民生活十分困难。这时,黄隽明奉中共浏阳县委派遣,潜往长沙,设法购运食盐。他到长沙后,在火宫殿摆一测字棚作掩护,秘密开展工作。不久,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国民党政府当局因他是浏阳有名的士绅,想利用他瓦解革命力量,便把他进回浏阳,并密令浏阳县长柏成诺一面密加防范,一面进行软化工作;甚至派人“陪同”他到西乡三镇巡回演说,要他谈“国共合作之道”。而他却不是按照国民党当局定的调子去宣传,而是义正辞严地揭露蒋介石背叛革命,背叛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残杀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的事实。这样的讲演当然不会让他进行下去。这年6月,浏阳警备司令陶柳假称派人护送他去江西演说,却在湘赣交界处的摇背岭将他枪杀,时年五十七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