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刘留侯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888 - 1939
籍贯: 湖南衡南
概括语: 刘留侯,湖南衡阳人。1919年5月,衡阳街头张贴着一幅题为《胡颜之厚》的漫画。漫画把反动政客的丑恶嘴脸刻划得淋漓尽致,引起围观者的赞赏。这幅漫画的作者,就是当时湖南《大公报》记者、后来因宣传抗日而被国民党政府当局活埋的革命烈士刘留侯。

  刘留侯,湖南衡阳人。

  1919年5月,衡阳街头张贴着一幅题为《胡颜之厚》的漫画。漫画把反动政客的丑恶嘴脸刻划得淋漓尽致,引起围观者的赞赏。这幅漫画的作者,就是当时湖南《大公报》记者、后来因宣传抗日而被国民党政府当局活埋的革命烈士刘留侯。

刘留侯,又名伟,号勤先,衡南蒸市乡泮滩村人,1888年6月生。父亲是个穷困的塾师。他八岁读书,1900年考入衡州岳屏高等小学,毕业后又考入西湖中学。因受新思潮的影响,他曾带头剪掉辫子,父亲责备他给家里惹祸,他却回答说:“儿子不过比老子早剪几天而已!”他十分关心国事,曾为1910年黄兴在广州起义的失败而悲愤过。他在写给大哥刘劲先的信中这样说:“曩时之谈,怨不胜欢;今日之言,笑不如哭。”

辛亥革命后,刘留侯考入长沙图画手工专科学校。毕业后,在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了三个学期的书,后应聘到中华书局任交际员,兼湖南《大公报》社记者。他把李大钊题写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两句话作为座右铭,常写文章揭露官僚军阀的罪恶。五四运动期间,他与彭粹夫、谢晋、邱海岚等人,以湘南工、商、教、学界之名,联合致电北京政府,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惩办曹汝霖、章宗祥等卖国贼。前述那幅漫画就是这时画的。

1922年,刘留侯与衡阳教育界知名人士欧阳镜明等,在衡阳创办蒸湘政法讲习所。后来,讲习所改为衡阳蒸湘中学。他在这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此,他曾写下“陡坡望坦途,黑暗望明月,男儿具雄心,何必畏荆棘”的诗句,表示自己将不畏艰难险阻,要跟着党革命到底的决心。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刘留侯来到广州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并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在第二军任团指导员(党代表)。北伐期间,调第二军政治部任宣传科长。北伐军打下南京后,他随政治部留守人员迁至南昌。1926年12月,他回衡探亲,因好友衡阳农民协会主席罗子平与总工会委员长王球再三挽留,他就任国民党衡阳县党部组织部长,利用合法身份,支持衡阳的工农运动。衡阳县特别法庭成立时,他任法庭审判员。“四一二”政变后,他在20日召开的群众大会上,还宣判了保产党头子黄庆萱及“白化党”头子刘笠僧死刑。

继“马日事变”而发生的衡阳“沁日事变”后,刘留侯被当局列为“五恶”之首而四处追捕。5月底,他离开衡阳,潜往桂林等地,先在族兄刘治葵船上当水手。他在写给大哥刘劲先的一首诗中,曾有“白昼翻腾魑魅过,义旗岂怕歪风折?男儿有泪不忍弹,且作飞腾变化看”等句。后来,他与女儿刘非在金州开了一所产科医院。为了寻找党的组织,他又回到衡阳,在大东华门正殿巷口开设基尔产科医务所。不久,他与组织接上了关系。

1937年8月14日,刘留侯参与发起成立衡阳抗敌后援委员会。他还组织了一个“七七”剧团,自任团长,演出话剧,宣传抗日。与此同时,他同共产党员彭默庵(新闻记者)创办《南风晚报》,宣传党的主张,不久,报馆被警备司令部查封。他又组织伤兵服务团,动员群众救护伤员,募集慰劳品送往医院,鼓舞前方将士英勇杀敌。

1938年5月,刘留侯任中国共产党衡阳工作委员会书记,他常深入工厂农村,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及时将募捐来的大量慰劳品,送到桂林、长沙、韶关等地的八路军办事处,转送抗日前线。

1939年3月29日凌晨,刘留侯的基尔产科医务所被衡阳警备司令王炽昌派兵包围。他被绑走后,于当天下午同彭默庵一起被活埋在南岳一处山谷,时年五十一岁。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