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罗梓铭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07 - 1939
籍贯: 湖南浏阳
概括语: 罗梓铭,湖南浏阳县沙市区淳口乡人,原名世章。1907年2月21日生。他有四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因家境贫寒,从小过继给叔父罗保田为嗣。他只读过四个月的书,便到一家裁缝铺当学徒。“学艺”四年,老板还不肯教他裁剪工夫,一气之下,回家学织夏布。而织夏布销路不佳,他又只好去学缝纫,重新学了三年。
  罗梓铭,湖南浏阳县沙市区淳口乡人,原名世章。1907年2月21日生。他有四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因家境贫寒,从小过继给叔父罗保田为嗣。他只读过四个月的书,便到一家裁缝铺当学徒。“学艺”四年,老板还不肯教他裁剪工夫,一气之下,回家学织夏布。而织夏布销路不佳,他又只好去学缝纫,重新学了三年。出师时,他已有十六岁,以缝纫维持一家生计,有“细裁缝”之称。

1925年,罗梓铭来到长沙,因积极参加缝纫行业工会的工人斗争,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他回到浏阳,在总工会工作。“马日事变”后,他参加过农军反攻长沙的战斗,参加过湘赣边的秋收起义。后因患疟疾,没有随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而是留在江西万载的一处深山治病,不久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大哥罗云汉和大嫂被杀害,全家四处逃难。父亲罗保田病死在浏(阳)铜(鼓)边界。他强忍悲痛,继续从事革命斗争,并经黄卿、易加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底,他受组织派遣,只身来到铜鼓,秘密从事工运工作。他在铜鼓工作有了一段时间,很快取得了群众的了解和信赖。在此基础上,他依靠大革命时的老工会会员,把多数工人组织起来,向槽主提出增加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的要求。在斗争中,铜鼓的许多造纸作坊恢复了工会,进行了抗租、抗债、抗粮、抗捐、抗税的“五抗”斗争。之后,他又奉浏阳县委之命,回到家乡淳口,秘密从事组建农民武装浏北游击队的斗争,并担任第十八区区委常务书记。

1930年5月,罗梓铭率十八区游击队随红六军(后改为红三军)攻下浏阳县城。7月,又随红三军团攻进长沙。1932年初,他从红十八军调任湘鄂赣省委职工部长,负责湘鄂赣苏区的工会工作。据有关资料记载,在他任职工部长期间,湘鄂赣省普遍建立了县、区、乡各级工会,形成了工会的组织系统。全省计有工会四百一十四个,工会会员达到四万四千七百余人。这是湘鄂赣根据地工人运动的全盛时期。

1933年4月,罗梓铭作为湘鄂赣省代表,出席了全国店员手艺工人代表大会。在会上,他既讲到湘鄂赣省工人运动所取得的成绩,也讲了“左倾”错误领导对湘鄂赣省工人运动的影响,如在组织上进行的撤千清队,以及清洗不少优秀干部和工会会员等。他的讲话受到周恩来、刘少奇的赞同,并当选为中国店员手艺工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和工会党团书记,与此同时,他还当选为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副委员长。罗梓铭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要使工会动员它的会员都加入经济战线上来”的号召,积极动员和组织根据地的工人参加苏区的经济建设。

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罗梓铭按照全总执行局的部署,去赣南的广昌县任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联合工农青妇组织,参军参战。不久,赣南省成立,他又奉派去赣南省任战地委员会主任。依靠各级工会,建立了一支工农武装,胜利完成了扩大红军的任务。此后他被留在赣南省委任组织部长。

1934年9月,罗梓铭随中央纵队长征,在红二军团任地方工作部部长。因他善于理财,中央军委又把他调干部团任军需主任。在长征中,他曾带领三营的政治干部,完成向群众征集门板、术料的任务,保证了乌江架设浮桥的需要,集体荣立一等功。他在被任命为遵义县革命委员会主席期间,曾组织“插田队”,在遵义城南回山乡分土分田,给回山乡的农民带来第一次翻身作主的喜悦。在抢夺金沙江渡口的战斗中,他率领三营政治干部,一天强行一百八十里,抢先弄到了几只木船,又荣立集体一等功。特别在他调任中央军委总供给部政治部主任后,曾亲自带领几十名筹粮工作队员,日夜兼程,步行三天,由黑水、芦花来到瓦布梁子,作好争取藏民的工作,帮助藏民成立六个乡的藏族人民政府,为部队筹集了不少粮食。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他被任命为中央苏维埃政府西北办事处工农检察局局长。

1936年,罗梓铭随红军东进抗日,任前委地方工作部群众科长,负责发动群众,调集粮草,支援前线的工作。5月,红军回师陕北时,他调任陕甘省委组织部长。9月,陕甘省扩大为陕甘宁省,他仍任组织部长。1937年初,他奉命来到长城之下,任陕甘宁边区特委书记。5月,他到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后,被选送“抗大”学习,并常在《红色中华》报上刊登文章。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罗梓铭同李涛奉中央之命随前来延安请求调派军事干部的湘鄂赣省委的罗其南、李楚民经武汉、长沙来到湘鄂赣省委驻地——湖南平江。

罗梓铭来到平江后,按中央决定,以中共中央长江局特委常委身份留在湘鄂赣地区工作。他先被任命为湘鄂赣特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不久,接替涂正坤任特委书记。1938年2月,新四军平江留守处(后改为通讯处)成立后,特委和通讯处合并在嘉义镇办公。这时,他对外的身份是八路军少校副官,主要抓各级党组织整顿和发展的工作。经特委分工,他先回浏阳家乡,建立了北盛、安全两个区委。主持开办党员训练班,培训党的骨干,发展党的组织。他还去江西的修水、铜鼓、奉新等县进行调查。为了解决当地一些青壮年组织“逃生队”,长期逃窜在外的问题,提出六条解决办法,并撰写《逃生队问题》的调查报告,在《群众》周刊上发表。他还在边区各县着手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把广大青壮年团结在党的周围,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有的还参加部队,开赴前线作战。

这年底,日寇逼近平江县城。为了团结移驻平江的国民党政府军杨森部抗日,罗梓铭向群众做了大量的解释说服工作,与此同时,他对危害民族利益的平江县长夏正猷进行坚决的斗争,并发动群众揭发和控告,迫使省府将其撤职。在一次除奸公审大会上,他还将汉奸王录滨处决。此外,他特别重视做好开明人士的团结工作,使国民党政府军新三军和新四军建立抗日军事联盟,维护团结抗日的政治局面。

1939年6月12日,新四军平江通讯处负责人涂正坤被杨森派军警枪杀后,罗梓铭与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长、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少校秘书曾金声、新四军平江通讯处军需长吴贺泉,以及中共湘鄂赣特委宣传干事赵绿吟(女)亦遭逮捕,并被推到通讯处的后厅“审问”,在“审讯”中他遭受吊打,用烧红的铁铲烙。但他正义凛然,对杨森破坏团结抗日的罪行进行严厉的痛斥。就在当天深夜,他和其他三位同志被押往嘉义镇附近的虎形岭,推进一个数丈深的淘金废井里,挨了一阵乱枪,牺牲时,年三十二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平江惨案”!

“平江惨案”发生后,中共军委副主席周恩来除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致电,提出强烈抗议,要求查办凶手外,8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了各界人士一万多人参加的追悼“平江惨案”烈士大会,沉痛悼念他和涂正坤、曾金声、吴贺泉、赵绿吟等五位烈士。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