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智,湖南衡阳人,号哲文,字俊礼,1902年4月26日出生在衡阳县永康乡孟山桥宁家台的一户农家。小时在叔叔宁如松家读书,1919年考入湖南私立新民小学,1922年毕业回乡任教。因热心公益,1926年被长东区农民协会推举为委员长,他的爱人宁贺荣亦任农民协会宣传委员。宁智在领导农民向土豪劣绅开展斗争期间,曾决定先向自己的外公、长东区井头江有钱有势的乡绅刘外可“开刀”,但没来得及行动,他和农会干部就被抢先动手的土豪劣绅纠集的流氓地痞捉住,绑在井头江三贤刘祠的大柱子上“示众”。他在农民群众的帮助下逃离后,于9月奉派去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不久,经陈佑魁、夏明震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推荐到长沙湖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队工作。
“四一二”政变后,宁智等率领工人纠察队参加反蒋示威游行,并在城区日夜放哨巡逻,准备应付各种紧急事变。5月21日深夜11点,当国民党军许克祥、陶柳部向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等机关团体发动突然袭击时,他同袁仲贤率领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一道,奋起反抗,战斗坚持了三个多小时。后因寡不敌众,他又率部掩护大家从新河渡江,撤往湖南纱厂。此时整个长沙已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到处是倒在血泊中的革命者的尸体。他的一位同乡好友,发现一具尸体很象他,便拼凑了几块木板将“他”掩埋了。几天以后,当他来到这位好友的家中打探消息时,他这位好友惊讶地说:“你没有死?”并劝他赶快离开长沙。他笑着说:“我反正是死过一回的人了,为了革命,明天再死一次也没有什么关系。”不久,他奉组织派遣,回到衡阳西乡,在家乡从事秘密活动。
宁智回到家乡后,先在大云山与潜伏在此的衡阳县总工会工人纠察队副队长唐突取得联系,决定在润身堂组建秘密农民协会,并举办农讲所,聚积革命力量,准备向反动势力开展斗争。7月,他又与共产党员万钧、萧杰共同创办“总关分农会”,在汪公塘一药材店设置据点,把活动范围伸展到檀山嘴一带。“总关分农会”和农讲所的建立,受到中共湘南行动委员会和衡阳县委的重视,决定成立中共衡西润身堂地下党支部,由宁智任书记,唐突任组织委员,萧杰任宣传委员,万钧为党组织联络员,冯名琮为文书。9月间,宁智和支部成员带领农讲所学员和秘密农协会员,在洪氏宗祠召开了一次群众大会。会后举行了游行示威,锣声、鼓声、口号声汇成一片,土豪劣绅吓得胆战心惊,初步显示了重新组建的革命力量。
1928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八),宁智经过周密的布置,率领支部成员和农协会员对永康乡团防局进行突然袭击,缴获全部枪支,然后前去西渡与特委书记陈佑魁组建的第九支部汇合,四处收缴散兵游勇的枪支,正式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九师第三团,由朱克敏任团长,他任副团长。接着,他带领两个连,又取得击败板桥团防局,缴舱百余支的重大胜利。2月16日,九师三团根据湘南行动委员会的指示,开到将军庙矮子岭与屈淼澄、萧觉先领导的衡北游击师会合,准备在南岳举行暴动。暴动前夕,他曾回家看望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只见家里已被挨户团洗劫一空,面对无依无靠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孩子,他心里十分难过。但他仍以革命为重,毅然告别妻子,带领部队向南岳进发,于5月5日进驻界牌,攻入南岳镇,捣毁了镇上的团防局,然后负责镇守山势险峻的银溪桥,为前线运送粮草弹药,安置伤员。不久,国民党当局调集各地团防、清乡队包围南岳镇,加上衡阳驻军的增援,游击师被打散,银溪桥也遭到攻击。他带领部队奋力抵抗,伤亡很大,他自己也身中两弹,流血不止,昏迷中钹一排长背下火线,后转移到大云山高冲庵,因挨户团的追捕,他的叔父宁如松设法将他转移出去。他孤身一人来到广西桂林,以卖字和替人写对联为生。1929年3月,他枪伤发作,无医无药,客死异地,时年二十七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