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思聪,湖南株洲人。
1944年12月下旬,任弼时在延安主持湘赣边界工作座谈会的总结发言中曾这样指出:“对于创造这个队伍(指湘赣红军),哪些人是有功绩的,哪些同志是这个队伍历史发展上的重要人物呢?我们说从本队伍里产生出来的重要人物应该是谭思聪、王震、谭家述等同志。这些人都应该作为这个部队的创造者。”任弼时在这里提到的谭思聪,是当时工农红军湘东独立师、湘东南独立师和湘赣独立一师的政委,是湘赣边界红军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
谭思聪,1908年9月生,茶陵县虎溪乡唐家坳村人。父亲谭德仁,自耕着三亩一分薄田,带着全家六日艰难度日,但却愿辛苦攒积,要送儿子进新学堂读书。1922年,谭思聪高小毕业,在家参加了两年劳动后,于1924年秋又考取了县城汇文中学。按照乡规,他考取中学应得到左二都义仓学谷的资助,但掌管这义仓的劣绅赵明良不肯给。他父亲不服这口气,告贷亲友,凑齐学费,硬是送儿子进了汇文中学读书。
谭思聪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学业进步也很快。他还邀集同学张继良、谭绍星、刘梅生、陈俊德、赵扶南、谭克刚和谭克铁等组成虎踞区洣江书院同学会,并一起盟誓:今后只要一个受到豪绅欺侮,八个人便齐心协力与之对抗。1926年7月,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运特派员杨孔万(共产党员)来到茶陵,在汇文中学发展了一批党员,并组建了中共茶陵特别支部。谭思聪就在这年秋天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入党后,在虎溪秘密建立党的小组,在青年中建立共青团的外围组织——青年奋斗社。1927年春,茶陵农村普遍掀起农民革命的风暴,他带领群众对大劣绅赵明良开展清算斗争,并将赵押送茶陵县特别法庭判处死刑。
“马日事变”后,谭思聪先回到家乡虎溪,后又转移到裘家村刘福梅外婆家。不久,他的行踪被挨户团侦悉,遭到追捕,他和刘福梅虽得以走脱,但一些党员和农民积极分子却被杀害。这时,他的父亲听信了挨户团的欺骗宣传,写信劝他回家务农。他看了父亲的信后,随手写了四句话作答:“家里贫苦本是真,父亲要子改农人;若是农民改得成,笑坏外面几多人?”
这年8月,谭思聪同从省城潜归故乡的共产党员谭趋新、陈韶,袁肇洪等人取得了联系,一起聚集几十名工农骨干,成立了茶陵游击队,进驻茶陵、安仁、酃县边界的潭湾山区。他沿途不断扩大队伍,清算土豪,并收缴挨户团枪支。为了对付茶、安、酃三县挨户团的“围剿”,他先率游击队一部突围,活动于茶陵、攸县边界,在清水帮助党员刘清云、颜子华组建游击队,迫使挨户团从潭湾分兵进攻清水,使坚守在潭湾的游击战士得以解围。11月28日,茶陵县城被工农革命军攻占后,他被选为新组建的中共茶陵县委负责人之一。年底,他随工农革命军转移来到宁冈砻市,被安排在毛泽东身边工作。
1928年2月,谭思聪被湘赣前敌委员会任命为中共茶陵县委书记。他与谭家述、谭趋新等率领茶陵游击队由宁冈返回茶陵,再次进驻潭湾,重新组建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就在这月下旬,他率队来到离茶陵县城十余里的洣筛坪,先隐蔽在茂密的树林中,到了农历年关的除夕深夜,他分兵两路突袭离茶陵城五里的小车,俘敌一个排,缴获全部枪支弹药,其中有机枪一挺,并教育被俘的机枪士兵也加入了游击队。
4月初,谭思聪和谭家述奉命率茶陵游击队赶到界首,与朱德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会合,并充当向导,于5月一举攻克茶陵县城。中旬,当湘军吴尚率第八军进驻茶陵后,他率游击队转移到茶陵、永新、宁冈、莲花四县交界的九陇山区,与边界各县地方武装协同作战。5月16日,他与宛希先、谭家述率游击队,配合员一民、毛泽覃率领的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攻占茶陵东部重镇——高陇,打垮了茶陵县挨户团的一个队。18日,又在朱德的统一指挥下,打退了湘军吴尚部对高陇的反扑。这一仗共毙敌百余名,俘敌两百多名,缴枪两百多支,史称“高陇战斗”。紧接着,红四军第二次攻占永新县城。6月,他又率部夜袭茶陵东南部的井头村,将驻在这里监视九陇山区的四十多名挨户团士兵全部俘获,缴枪三十九支。10月,他在中央湘赣边界特委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特委委员。
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红军主力军出击赣南,谭思聪和谭家述、陈韶率领的茶陵游击队,坚守出入九陇山的一个隘口,一次又一次地击退进犯的敌人。但在敌人对九陇山采取围困政策以后,由于山区人烟稀少,地瘠民贫,使游击队很快陷于饥寒交迫的处境。他和其他领导人不得不决定突出重围,转到外线作战。1929年农历年关三十这天下午,他率队于夜里三点多钟摸到敌人后方黄沙庄,全歼驻守黄沙庄的挨户团,缴枪四十余支和一批粮食油盐及其他物资,使部队过了一个好年。紧接着,他又率部以日夜行百里的速度,奇袭茶陵西部界首墟的敌人,跳出了敌人“围剿”的圈子。3月,中共湘赣边界临时特委宣告成立,他当选为特委候补常委委员。5月,原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恢复工作,他又在宁冈召开的特委第四次执委扩大大会上,当选为特委执行委员。
这年冬,谭恿聪与宛希先、陈韶等在茶陵着手重建党的组织。他们先将茶陵县革命委员会由九陇山道坪、樟木冲移驻茶陵东乡的大湖,接着在东乡建立区、乡红色政权。他还潜入清水、竹陂、潞水等地恢复党的组织,建立农民武装。秘密联络失散党员,建立竹陂党的支部,再在龙陂、腰陂、布庄、上陇、布子坑、澄江、庙市等地发展党员,并在这些地区先后组建了由茶陵县苏维埃政府管辖的第三区和第四区。
1930年3月,谭思聪在赣西南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赣西南特委委员,兼中共莲花县委农工部长。为了解决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他曾于5月到第五区调查,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发表在《莲花县委通讯》1930年第2期上。他针对区委借口“介绍同志要慎重”,因而造成组织发展缓慢的问题,指出“若是这样恐惧怀疑,这是取消党的组织,要发展纯粹的关门主义”;他还提到有的区不重视党员的教育和训练的情况,深刻指出:“因为党内教育训练工作的缺乏,所以党员的进步很少,党在群众中领导力量薄弱,不能在群众中间起核心作用,这是我们党最大的危机”;他还认为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应由群众选举,不应只由区苏维埃政府任命和指派。他说:“现在好多乡政府的主席、秘书,都不是推动群众直接选举,只是由区政府指派,并且派了一个到茶陵白水垅乡充当主席。这种国民党式的指定委派制度,完全失去了苏维埃政权的意义。”8月,湘东特委恢复后,他任特委委员,9月,他又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湘东独立师政委,由刘沛云任师长。
这年11月,湘东起义爆发后,谭思聪和刘沛云率独立师参加了许多战斗。首先,他在攸县老漕泊歼灭一处挨户团,然后经峦山攻克茶陵、安仁两县城,再回师攸县,在皇图岭歼灭醴陵、攸县、衡山三县保安团守望队七百余人。紧接着,他又投入配合中央红军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的战斗,奉命率部在莲花、梅州、南砻山和永新西部地区,多次沿途袭击进攻中央苏区的十九路军六十、六十一两个师,使之一日数惊,一步三顾,被迫推迟他们从万安、泰和东渡赣江的时间,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歼灭张辉瓒师,粉碎国民党当局第一次“围剿”中央苏区的战斗。
1931年1月,谭思聪奉命开辟湘南工作,并相机迎接红七军进入湘东苏区。为此,他率一部首先佯攻攸县,诱使驻茶陵之敌迅速北援,然后让开大路,率大部队突然南进,出敌不意在茶陵严塘歼敌第十九师一个营,袭占酃县县城,直取资兴县城,于2月6日占领永兴县城。当湘东独立师在永兴等待红七军时,何键急忙调集五十五旅和五十七旅准备围攻永兴。他下令撤离永兴县城,不料在北返途中遭敌袭击,师政治部主任田可平牺牲,情况十分险恶。他命令部队将缴获的一批银圆掷向敌军士兵,趁士兵哄捡银圆之机,率部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重围。
2月,国民党政府当局对中央苏区准备发动第二次“围剿”。谭思聪奉中央红军总部命令,率独立师向株萍铁路和袁水流域出击,以延迟“围剿”军队王金钰的第五路军东进的时间,他胜利地完成了这一任务。4月,湘东独立师奉命改称湘东南独立师,和红七军组成河西临时总指挥部,联合行动,相继取得了永阳、安福等地战斗的胜利,重创了敌七十七师和五十二师,钳制了侧翼的敌人,为中央红军在5月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此后,他率部乘胜进击,忽而北上,忽而南下,避实就虚,行动神速,相继攻占茶陵、安仁、酃县等地,为革命史谱写下“湘东南战役”的凯歌。7月,中共湘赣临时省委成立,湘东南独立师改名为湘赣独立一师,他被任命为师政委。
9月16日,国民党政府第四十三师乘独立师远在遂川之机,进占湘赣省委所在地永新县城。谭思聪、李天柱闻讯,迅速率独立一师从遂川北返,先把敌人封锁在永新城内,然后开展政治攻势,迫使敌人弃城逃走,并伏击歼灭其一部分。接着,他又于月底率部在永阳歼敌二十八师一个团,并钳制了国民党政府部署在湘赣根据地的七个师六万余众。10月,他率部西进,于茶陵洮水击溃敌六十三师一个旅,然后急速南下,克上犹,下南康,恢复上(犹)崇(义)苏区,并帮助组建了赣南独立团。在战斗过程中,独立师也得到了补充和壮大,人员增至二千八百余人。
当时,中共中央和湘赣省委都下达了“消灭AB团”的指示,一时间,从部队刊地方,从上到下,大抓AB团分子。谭思聪对待这一问题比较冷静,使得独立师团以上干部被当作AB团分子逮捕的极少,因此这支部队思想比较稳定,战斗力也比较强。他不仅注意保护独立师的同志,也注意保护在地方工作的同志。1931年1月,他率部从湘南归来,途经茶陵县苏维埃政府驻地时,茶陵县政治保卫局特派员正要将八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谭余保作AB团分子处理。他听了特派员的介绍后,指出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并担保谭余保不是AB团分子。他还推荐谭余保到省委训练班学习,结业后,被任命为茶陵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12月初,国民党政府第十四师进犯永新澧田,妄图消灭湘赣省委机关。谭思聪、李天柱率独立一师从南路地区赶援永新。1932年1月2日,在永新以北的猪婆岭的伏击战中,他在前线指挥时,先是左腿负伤,接着,又一颗子弹穿进他的腹部,因流血过多,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牺牲,时年二十四岁。
谭思聪牺牲后,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批准将茶陵县的第四区命名为“思聪区”,作为对他的纪念。新中国建立后,茶陵县人民政府又将虎溪乡命名为思聪乡,以表彰他在人民解放事业中建立的功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