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温燮理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894 - 1930
籍贯: 湖南慈利
概括语: 温燮理,湖南慈利县国太桥乡人,又名练之、士选,1894年6月12日生。父亲温登位是一名教师。兄弟四人,他最小。七岁入学读书,十二岁考入慈利县立初级中学。由于学习勤奋,在学校以多才见称,能写文章,能讲英语,还能绘画和雕刻。初中毕业后,他在本地自办私塾课读,藉以谋生。
  温燮理,湖南慈利县国太桥乡人,又名练之、士选,1894年6月12日生。父亲温登位是一名教师。兄弟四人,他最小。七岁入学读书,十二岁考入慈利县立初级中学。由于学习勤奋,在学校以多才见称,能写文章,能讲英语,还能绘画和雕刻。初中毕业后,他在本地自办私塾课读,藉以谋生。有次,他去一户杜姓地主家籴谷,遭到拒绝,气愤之余,给学生出了一道《讨守财奴檄》的作文题,要学生声讨这囤粮居奇,坑害平民的恶行。

1921年,温燮理受聘到石门县沿市第五高级小学任教。初步接受一些进步思想的影响。特别在1925年同他在长沙兑泽中学读书的学生杜修经有了联系之后,更使他对革命形势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1926年初,他应杜修经之邀,前往常德参加革命工作,先在常德从事迎接北伐军的活动,后被调去长沙学习。8月,他奉湖南省农民协会的派遣,回到慈利与中学同学袁任远、张一鸣一起从事农运工作。10月,经邹文辉、袁任远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2月出席了湖南省第一次农工代表大会。

1927年春,中共慈利县委成立,温燮理任委员,负责农民部工作。不久,国民党慈利县党部建立,他又任县党部农民部长。为了发动农民群众,他深入到杉木桥、东岳观和国太桥等区乡,宣传和组织农民群众,尽快组建农民协会,并带领农民对土豪劣绅开展斗争。他曾将东岳观区杨柳铺乡一王姓豪绅抓了起来,交区特别法庭公开审判,有力地推动杨柳铺垒乡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入会农民达四千多人。

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后,温燮理被列为慈利四大“暴徒”之一而遭到悬赏通缉。他被迫出走石门渫阳,用张志元化名,通过地下党员张安邦、盛伯凯、李燃春的关系,受聘到石门县第五高级小学任教,并与在杜家岗开小店的中共石门县委委员曾庆轩取得联系,将小店取名义安饭店,派地下党员杜修池当老板,负责党内通迅联络工作。他还以五高为据点,联络由慈利去渫阳的党员蹇先任、蹇先梅、张一鸣及五高党员教师邓运生等,组建五高党支部,并当选为支部书记,一边教学,一边带领农运骨干坚持斗争。

这时,温燮理发现中共石门县委军事部长罗效之有叛变企图,曾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做罗的工作,没有成功;不久,罗效之当上国民党石门县团防局长,派人来找他劝降,遭到他的斥责和拒绝。为了应付以后的险恶环境,他将妻子女儿从九道河迁往杜家岗,而自己则坚持斗争。1928年8月,石门南乡和北乡的起义失败,一批共产党员惨遭屠杀,他与其他幸存者则转移到贺龙的部队工作。

1929年2月,温燮理调任鹤峰县委委员。4月,他奉命与湘鄂边游击队总指挥曾焕云去石门刘家峪工作,为扩大红军和组织群众暴动做准备。他在刘家峪开办一个织布厂,取名“群益工厂”,由曾任厂长,他为师傅,招收附近的贫苦农民当织布工人。一面生产,一面培养教育,动员他们参加红军。这个工厂曾先后把一些有觉悟的工人如曾学斋、曾先和、袁祖贵、蔡保清、陈昌新等输送到红军部队,又为当地组织了一批暴动骨干,准备开展武装斗争。

5月,根据鹤峰县委的决定,温燮理被派到五里坪区做开辟根据地的工作。他来到五里坪后,首先是抓党组织的发展,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其次是积极组建五里区苏维埃土地委员会和所属各乡土地委员会,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再次是开展对地主豪绅的斗争,特别对那些拒绝交出已分给贫农的土地的地主豪绅,给以严厉的打击,很快打开了根据地工作的良好局面。

这时,各地团防匪首和土豪劣绅相互勾结,对根据地进行疯狂反扑,斗争十分激烈。当他们探知温燮理在五里坪活动后,急令团防武装的朱营长进行捕杀。他们在五里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彭兴周、区游击队长彭兴武和区农会秘书张九涛等叛徒的带领下,于1930年9月10日晚,将他追杀在南渡江边,时年三十一岁。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