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履平,湖南长沙人。
邓履平与邓履华,是亲兄弟俩。宁乡黄材龙洞姚家台人。哥哥履平,1901年6月25日生,富有的父亲邓湘澜,为之命名永坦,字颂亨;弟弟履华,1903年12月5日生,名永增,字瑞浓。三年连得两子,父亲十分高兴,以为增光门楣有望,为之延师在家设馆课读。1914年,哥哥去云山高小就读,过了一年,弟弟也进了这所学校。
邓履平、邓履华兄弟俩在云山高小读书期间,受到进步教师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的薰陶和教导,思想逐渐进步,并成为热情参加各项社会活动的爱国分子。1918年,哥哥履平从云山高小毕业后,父亲认为他有“离经叛道”的倾向,便不许他再外去读书,并强迫他与侄女完婚。但他求学心切,仍于1920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1920年,弟弟履华从云山高小毕业后,即在家办起国民小学,决心走“教育救国”之路。
1923年,邓履平从长郡中学毕业后,来到云山高小任教。1924年,王凌波接任云山校长,谢觉哉亦受聘来云山教学,在王谢二位革命长辈的指导下,他开始研读有关马克思主义书籍及其他进步书刊。他还着意辅导弟弟从事这类书籍的阅读,鼓励弟弟积极联系工农群众,走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之路,从而与剥削的家庭决裂,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洪流中去。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年年底,邓履平受中共宁乡支部的选派,由他带领王柱涛等十多个青年学生去广东中国国民党政治讲习班学习。这时,他改名立平,寓立足于实现孙中山的新中国“平等、自由”之意。1925年6月,他以成绩优秀提前毕业,回到湖南,经中共湖南区委决定,他以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工农特派员身份,前往资兴,开展发动群众迎接北伐的准备工作。他来到资兴的蓼市住下以后,通过当地青年学生曹智莹、袁作飞等,在群众中开展活动,并把蓼市理发业、缝纫业等手工业基层工会和宇字煤矿工人产业工会组织起来,还着重发现培养了段廷璧、刘茂筠、戴廖彬等积极分子。7月底,他来到资兴县城,先着手组织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到农村办夜校、识字班,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阶级觉悟,他自己则深入工人群众,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指导他们进行提高工资和查禁仇货等斗争。9月1日晚,他在城隍庙秘密主持十五名先进分子的宣誓入党仪式,10月正式成立中共支部,选举樊淦为支部书记,他为指导员,并报请中共湖南区委批准。从此,资兴的革命运动在党的领导下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党支部建立后,邓履平立即着手资兴县总工会的筹备工作,各基层工会的筹建工作也顺利进行。宇字煤矿、东乡纸业、厨业、店员、鞋业、鞭炮、泥木、运输、铁业等十个工会相继成立。到11月底,会员达一千三百余人。在领导农民运动方面,他先在城厢附近几个乡组建农民协会以后,即着手开办农运讲习所,将一些出身贫苦和积极可靠的农民调来讲习所学习。他还在县城成立农协通讯处,着重提出“打倒土豪劣绅”,“铲除封建势力”“反对高租重税”,“实行耕者有其田”等口号,并组织五支宣传队,分别到东、西、南、北及城关开展宣传和从事筹建一、二、三、四、五区农民协会的工作。与此同时,资兴县共青团支部也正式成立,更有效地组织青年投身到工农运动中去。此外,他还举行各种集会来扩大革命影响,如召开平江十五名阵亡农民的追悼大会,庆祝北伐胜利大会,并同阻挠集会游行的资兴县县长何炎文(何键叔父)进行斗争,有的学生还把何痛打了一顿,迫使何逃往长沙“避难”。
邓履平在领导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中,更是大长革命群众的志气,大灭封建势力的威风。他首先把东区几个土豪胡孔彰、胡西府押到群众大会上游斗,然后带领旧市附近各乡的农协会员,一举摧垮由旧市团防局长蒋汉雄、蒋达才支持的旧市假农会。特别是在假农会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农民准备械斗时,他立即组织力量展开政治攻势,将被蒙蔽的群众争取过来,再派出农民自卫军将蒋汉雄、蒋达才等五人逮捕法办。接着,他又根据上级指示,组成特别法庭,由王卓如任庭长,谢流昆为审判员,黄义行为书记,专门处理镇压反革命的工作,保证了资兴工农运动的胜利进行。
12月底,邓履平奉调省总工会工作。1927年2月,资兴总工会成立时,他仍被选为指导员。
弟弟邓履华在1925年下期考入宁乡甲等师范。1926年初,他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暑假,北伐军进入宁乡后,全县农民到处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时,平日农民畏之如虎的黄材大沩镇团防局长杨致泽却扬言,说你们农民这些蚂蚁,休想搬动我这副石磨子。为了实现农民群众除此恶霸的要求,他奉组织的派遣,回黄材担任二十区农协委员长。他来到黄材后,立即把农运中的骨干分子姜干成、谢桂英、谭衬勋选为农协执委,把回乡知识青年学生余喜久、姜泰全等组织起来,从事广泛的宣传,接着便抓革命政权与武装的建设。8月17日,当杨致泽在县城因拒交团防分局枪支、印信而被逮捕解省后,他在黄材镇召开一次群众大会,宣布杨致泽的罪恶及被捕解省的消息,并在会上选举王一凡为自治局长,接管团防分局的枪支,不久又改编为农民自卫队。然后,他发动群众联名上告县、省两级政府,要求处决杨致泽以平民愤,并发动农民到县城请愿。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11月13日杨致泽被处决,实现了农民除霸的愿望。5月上旬,他还将强迫佃户退佃,并殴打佃户的姜镜秋交法庭镇压,“马日事变”后,他还将向许克祥告状的月山乡地主姜东友处决,坚决打击地主豪绅反攻倒算的复辟活动。
为了开展革命武装斗争,以反抗国民党当局的屠杀和镇压,邓履华立即着手将党团员及农协积极分子组织起来,请从部队回来的陈仲怡(何叔衡外甥)进行军事训练,他还派人上沩山察看地形,储备粮食,以此作为打游击的根据地。7月中旬,当谢南岭、喻东声率领游击队在云山集结,宣布沩山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工农义勇军时,他又负责做好后勤及山下交通联络的工作。此后,他一直随队战斗、转移,尽管环境恶劣,他仍然为搞好后勤而尽心尽力。
1928年9月,邓履华去湖北洪湖地区寻找贺龙部队,他曾在一户父女俩口之家当上门女婿,取得合法居留身份。以后又参加了当地的游击队。1931年底洪湖根据地沦陷,他秘密回家一转,又去大冶寻找党的组织,1933年,组织派他去常德搞联络工作,不幸在途中被捕,壮烈牺牲,时年三十岁。
哥哥邓履平在“马日事变”后,曾回到宁乡,将不少农协骨干转送武汉,保存了一些革命力量。不久,他去江西,在南浔铁路总工会(黄色工会)任书记员。这一年11月,张辉瓒部在江西疯狂镇压革命群众,他因嫌被捕,被敌人用“吊瓶子”酷刑杀害,时年二十九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