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定,湖南浏阳县达浒乡书江村人,又名上珍,1886年生。因父母早逝,小时即跟哥哥务农,十几岁便外出当雇工谋生。他的堂叔黄建中,是浏阳早期的共产党人,曾去法国勤工俭学,回家后见黄定机智勇敢,非常喜欢,便经常向他灌输革命思想,培养他的革命意志,使他的阶级觉悟很快有了提高。1926年,他加入农民协会,任农民赤卫队分队长。同年,经黄建中、彭商人介绍,与黄儒成、黄儒冠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担任达浒区十七乡农民协会委员长时,曾带领农民群众进行了许多卓有成绩的斗争,赢得群众的称赞。
经过“马日事变”以及坚持三年的地下斗争后,到1930年初,黄定率领赤卫军,配合浏阳县游击总队,四处打击敌人。有次,他在县游击总队的支援下,针对联防队配合国民党军一个营对中塅的进攻,将游击队和赤卫军埋伏在花桥岭和象形岭之间,等敌人进入伏击地带时,他先瞄准联防队一头目将其击毙,然后指挥伏军一齐从两边山上跃出冲杀,使惊慌失措的敌人不战而退,夺路逃命。这年秋,为了拔除盘踞在东门镇的一营国民党军这颗钉子,已担任赤卫大队长的黄定,被指定为临时总指挥。他虽集中了千多赤卫军,但除二十多支步枪和两尊松树炮外,其余都是些梭镖,鸟铳、马刀、土炸药、土手榴弹等武器。经过考虑,他除向县委报告请求派部队外,认为强攻不行,必须把敌人引出镇来打才是取胜的办法。他一面指挥赤卫队将全镇团团围住,用种种虚张声势的作法搞得镇内驻敌坐立不安;当敌军全力出镇猛扑时,他又一面组织迅速撤退,好象经不起一击,示敌以弱。但等县委派出的主力游击队到达时,他先选择地形将队伍埋伏好,然后指挥赤卫大队向东门开去,又将敌人团团围住。敌人把他的进攻根本不当回事,他们睡了一晚之后,于第二天倾巢出动,向赤卫军扑来。当他们一走进伏击圈,不料机枪、步枪从四面八方向他们开火,手榴弹在他们中间到处开花,接着又是赤卫军的梭镖、大刀队向他们潮水般的涌来。侥幸逃脱的敌人在窑前渡口又遭到截击,伤亡殆尽。这一仗打出了游击队的威风,也减煞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战士们在庆功会上演唱的“黄定定计夺东门,土枪土炮显神通”的快板,如实表达了军民在胜利后的喜悦心情。
1933年,国民党政府当局对红色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后,党的组织和苏区遭到了很大损失,浏阳东乡也到处是乌云密布,鹰犬横行。这时,黄定奉派回来坚持斗争,于是党的组织又恢复了活动,但敌人也张开大网,加紧对他的搜捕,因有群众掩护,他得以一次又一次脱离危险。1935年,他被任命为平(江)浏(阳)长(沙)县苏维埃军事部长。当时,主力红军已北上抗日,坚持在湘鄂赣边区的红军,不仅环境险恶,战斗频繁,而且生活艰苦、急需补充兵员。这年冬,他按照湘鄂赣省委开展扩大红军的部署,护送第一批新兵去省军区,并顺利地到达平江县炉洞省军区驻地。1936年6月,当他同几个战士再次护送周桂明,周友成等二十多名青年去省苏维埃政府驻地而途经官渡、达浒交界的椒花时,不期与反革命分子黎泰带领的联防军遭遇,他命令战士保护新兵向后山撤退,“啪、啪”两枪,先击倒走在前面的两个敌人,然后同周贤名向另一方向奔去,把敌人引开。他左臂虽在战斗中受重伤,但由于熟悉地形,终于藏在青山排的壕沟里,使敌人一无所获,再次胜利完成了任务。
这年10月初,黄定在达浒区大仲岭西坑冯家山的一个据点召开会议,由于叛徒告密,据点被铲共头子孔献带领的匪徒包围。他先安排大家从后门突围,而自己同周贤名一同殿后,边打边跑,但跑到两里外的溪头屋时,被一拥而上的匪徒围住,他们两人不幸被捕。
黄定被捕后,敌人怕他逃跑,用铁丝将他的手心穿在一起,然后对他进行残酷的折磨,但他始终没有屈服。11月24日清晨,他与周贤名一起被杀害在一座小桥上,时年五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