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邑桢,湖南安化县文溪乡宋家村人。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1928年2月8日,这高昂的歌声,从安化县团防局门口传了出来。沿街人们纷纷伫立谛听,翘首膝望。只见两个青年被一伙团丁押着朝刑场走去。他们一个叫李步膺,一个叫蒋邑桢。他俩一边昂首阔步,一边引吭高歌,意态凛然,毫无惧色。路旁的人们无不为他俩这种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所感染,为之流下泪来。
李步膺,又名龙华,安化长乐乡乐园村人,1901年9月20日生。兄弟六人,他排行第四。1911年安化大旱,父亲为了子女活命,将他过继给家境较好的李灵中为子。因聪颖好学,深得继父喜爱,决意送他读书。到十六岁时,即考取安化县立甲种师范。
蒋邑桢,又名善福,1901年10月20日生。父亲为了送他读书,不惜变卖田产做学费。他不负父望,求学十分勤奋,亦于十六岁这年考取安化县立甲种师范。
李步膺与蒋邑桢既是同年同庚,又是同班同学,两人相识后,志同道合,亲如兄弟。特别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相期要成为对国家有用之才。正如蒋邑桢在《学习笔记》中所说:“髫辫之时光,正志士发愤之秋,英儒笃志之候;苟玩愒时日,不自奋发,行见老大无成耳!”他俩就是这样勉励自己,勤奋好学,立志成才的。
1922年,李步膺和蒋邑桢在甲种师范毕业后,分别到小淹牛栏洞和文溪从教。由于时局的影响,他俩认为老蹲在山沟里不是办法,应该走出山去,寻找一条走向革命之路。1925年,他俩得知农民运动在广州兴起,十分兴奋,经秘密商定,以赴省深造为名,结伴去广州参加了革命。1926年,他俩在广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他俩随北伐军回到湖南。12月,受中共湖南省委的派遣,一起回安化,从事农民运动。
李步膺在家乡长乐从事农民运动,工作搞得十分出色。他先找本地穷苦并受群众信任的贫农李赞湘做工作,再通过李带头串连农民加入农会。当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一百五十多人时,他又着手为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而开展斗争。为了帮助农民度过1927年春荒,他着手成立民食维持会,然后带领农民到土豪家去借谷,将拒不借谷的土豪李成熙抓来游乡示众,勒令开仓出谷四十多担。吓得其他土豪劣绅同意出谷,较为顺利地借出一百多担谷子,全部分给了贫困农民。至今白发苍苍的老农李永保,一谈起当年李步膺亲自挑了两担谷送到他家,救活了他一家五条命时,还怀着深切的感激之情,说他是使自己绝处逢生的大好人。与此同时,蒋邑桢也在家乡把农民运动搞得有声有色。
这年3月,毛泽东在武昌开办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李步膺、蒋邑桢和姚协中,经过县里考试录取,由中共湖南省委选送前去学习。他俩在武汉,还将逃到汉口的安化江南镇恶霸、团防局长王芝松抓获,并押送武汉革命军事裁判所处决。长沙“马日事变”后,他俩离开武汉,潜回家乡,与中共安化县委取得联系,开展地下活动。1928年1月12日,中共安化县委在滔溪秘密召开会议,部署组织年关起义,并成立安化县游击军事委员会,他俩均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委员。会后,即在家乡着手组织农民武装,积极开展武装斗争。2月,县委通知各地游击队密集栗林,准备攻打县城,营救被押同志。他俩立即率领文溪、长乐游击队三十余人奔赴粟林集合。攻城之前,李步膺还向家中父母、妻子、儿女及亲戚朋友、地方父老共写了一封信,现照录如下:
双亲大人:
你俩千辛万苦送我读书,由小淹小学而中学而师范,使我得知中国必须革命,现在实际参加革命了,十二万分感谢你俩老的好意。照旧礼教要赶早归家尽儿子的职责,孝顺孝顺。可是,现在时局不同了,不能顾及我的最亲爱的父亲母亲了。家庭之事,只好全赖你俩得过且过的维持下去,万望不要念及我,我也今把我所有的一切,都毅然决然地去牺牲。
福秀:你为着儿女受了许多辛苦,我这次到前线,以后恐无再见之机会。
孟冬、凤秀两儿:你们的父亲,要到前线去杀敌人,你们好好游戏,各到读书的时候,就去读书,将来好象你们父亲一样,做革命工作。
我的一切亲戚朋友及地方父老,请你们也不要念及我。我已毅然决然地到前线去,要打倒一切敌人,打倒一切压迫民众、残杀民众的敌人,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死也是值得的,就此祝你们的健康和幸福。(这封信请你们宣布,并且帮我存着,或者这就是我最后给你们的一封信吧)。
2月6日凌晨,李步膺、蒋邑桢与游击队一道,直扑安化县城,打开监狱,营救被押的党员、工农骨干及群众一百二十余人,并烧毁监狱全部档案,取得年关起义的胜利。但由于团防局长陈似僧的反扑,游击队于当天迅即撤出县城。第二天,县委为了再次扑城,夺取团防局的枪支,拟先派人进城了解情况,李步膺、蒋邑桢要求去完成这一任务。当他俩完成任务之后准备出城时,全城突然戒严,他俩便到天主堂借宿。不料牧师张谦暗通团防局,在第二天假意送他俩出城时,由团防局在梁乙溪哨卡将他俩逮捕。
李步膺、蒋邑桢被捕后,安化县团防局长陈似僧立即对他们严刑逼供,但他俩坚贞不屈,怒斥陈似僧镇压农民运动的滔天罪行,第二天,他俩即遭杀害,同为二十七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