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云,湖南茶凌县潞水乡龙溪村人,名日谟,字永清。1892年1月生。父亲刘忠全,以弹棉絮、织土布为生。他有兄妹四人。小时只上了两年私塾,即在家参加劳动。空闲时,他还拜师学些武术和打渔鼓等技艺。二十年代初,他偕同妻子尹桂英在东瓜窑山上开荒种地,被人们喊为“山谷佬”。后因生活艰难,他又决心再去拜师学艺,成了当地有名的缝纫师傅。
1926年6月,清水乡遭遇罕见的大旱,可是豪绅刘若风、刘树滋、段镇那却带领家丁逐户逼租,并将哀求缓期交租的农民谭时保毒打一顿。刘青云路见不平,义愤填膺,串联村民们一拥而上,手持扁担围住豪绅评理,吓得刘若风等灰溜溜地逃走。但不几天,他就遭到刘若风带领十多个武装乡丁的搜捕,不得不外走他乡,以缝纫为生。7月,北伐军进驻茶陵县城。在中共茶陵县支部的领导下,县城各种革命团体相继建立,这时,他加入了茶陵县缝纫工会和茶陵县工人纠察队,积极参加改善工人待遇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斗争。
1927年初,刘青云被调回清水、潞水两乡,协助谭思聪开展农民运动。不久,清水乡农民协会成立,他任乡农民协会委员长。在实行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清算吞蚀公产的斗争中,他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镇压了罪大恶极的团防局长谭新炳,惩罚了豪绅刘郁封、邓玉梅、刘甲子、刘龙珠等人,使广大受压迫剥削的农民扬眉吐气。因受到农民的信任,他又被选为清潞区农民协会委员长。
“马日事变”后,湘东保安司令罗定带领千余人武装开进茶陵,勾结土豪劣绅,大肆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革命群众。根据上级指示,刘青云与刘潭妹、刘运殊等农会骨干,潜入碣石的深山密林隐避,到了夜晚,则进村从事串联发动群众,进行反屠杀的斗争。有次,他们夜袭地主刘申仔家,杀猪出谷,将猪肉和谷米运进深山,吓得豪绅们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11月中旬,工农革命军攻占茶陵县城。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他与龙从云等二十多名工人重新组建茶陵县工人纠察队。在12月下旬的一次反击豪绅谭省吾、罗兆鹏纠集二百多武装进攻茶陵县城的战斗中,他率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赤卫队从对河定宁寺侧面进行攻击,曾缴枪二十余支。后随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转移。
1928年2月初,刘青云调往茶陵游击队,从井冈山返回茶陵,被分配在游击队第三大队,活动于清水、潞水一带。他还和谭思聪秘密联络共产党员和农运骨干,组建一支有十二人的地下武装,常在碣石、红岭石、谷子坑一带乘夜袭击土豪劣绅。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他常只身潜入白区筹集物资,如大米、食盐和药品等,然后肩挑背驮,翻山越岭,送回游击队驻地。1928年上半年经谭思聪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刘青云在对敌斗争中机智勇敢,临危不惧,在敌人的魔掌下,多次化险为夷。有一次,挨户团“围剿”游击队,有几位同志光荣牺牲,他也在井下江边被敌人抓住。敌人审讯时,他镇定自若,掏出缝纫工人证明递上,说自己是到这里替人家缝衣服的。敌人信以为真,将他放了。1929年春,刘青云任庙市党支部副书记。他以缝纫为名,四处侦探敌情。有一次到碣石的大土豪谭迟明家缝衣。在闲聊中,谭迟明扬言,“如果抓到刘青云,一定要把他生吞活剥”。他为了迎合这位大土豪,随即编了一段顺口溜,唱道:“好一个刘青云,不务正业不种田,搞农运,搞斗争,打富人,济穷人,真可恶来真可恨”,博得了谭迟明的高兴。可是,当他了解了谭迟明的行动和拥有枪支的情况后,过不几天,就带领八个游击队员偷袭谭迟明家,缴获步枪四支,没收了许多银元。
这年初夏,刘青云调县委清水白区工作部工作。白区工作部的主要任务是:筹集经费,为红军转移物资,收集和传递情报;保护领导人员安全;护送和传递文件等。端午节后,他曾扮做卖唱的民间艺人,混进攸县县城。用沿街打渔鼓、唱道情的方式,观察了敌军的真实动态,使县委据以作出暂不进兵攸县县城的决定,从而避免了一次盲动。在6月,他在向周福明大土豪筹款的斗争中,根据周家宅深院大,四周围有高墙,门口警卫严密不能强攻的情况,决定改变方法,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先从围墙脚边挖洞,钻进院内,摸进库房,扭锁撬柜,缴获多达一万二千元的巨款,胜利而归,队伍却无一损失。不久,他被县委任命为清水白区工作部部长。
1930年10月,刘青云任茶陵县第四区区委书记,从事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在运动中,他曾将封建地主、祠堂、庙宇等占有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土地极少的农民,使人均分田达九分至一亩之多,大大加强了茶陵四区苏区的建设。
1931年冬,国民党政府当局调集六十三师、十五师和十六师,大举“围剿”茶陵苏区,革命根据地遭受严重损失。刘青云的父亲和长子,也以“共匪”家属罪名惨遭杀害。这时,他以四区冲锋连保存下来的力量为核心,重新组织了一支有五六十人的游击队,活动于碣石,上垄、高水、清水的密林中,跟敌人进行拉锯式的游击战争,给反动势力以打击。1932年初夏,他率游击队击溃了进驻清水外围清泰仓据点的县义勇队,击毙了恶霸地主谭源泉,活捉了土豪刘应朗和两名义勇队士兵。不久,他又设伏抓住当上茶陵县第一义勇队队长的叛徒谭应坤,当即宣布罪状,判处死刑。农历五月初三日晚,他又率领游击队员从碣石出发,摸黑赶到高水,于翌日凌晨对驻在此地的义勇队发起猛烈进攻,打得他们四散溃逃。团防局长蓝之典也被打成重伤,抬进攸县医院即死去。
1934年7月,湘赣主力红军突围西征后,茶陵全县沦为白区。在革命极其艰难的时期,刘青云率领远征游击队在湘赣边界坚持了两年多的游击战争,其威名远播好几个县的广大城乡,甚至惊动省城当局。1935年元月,湖南保安第五区《治安情形月报》有如下的记载:“伪湘南游击大队长谭熙维,伪远征游击队长刘青云,各有枪五十余支,谭股集安茶酃三县交界之潭湾,刘股啸聚茶莲攸三县交界之隔山。”这可以看出他们坚持武装斗争的影响。
1935年11月,湘赣两省敌军“围剿”远征游击队。在西武功山,游击队与敌大部队遭遇,展开激战,刘青云身先士卒,奋力冲杀,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四十三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