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惕庄,湖南衡阳县西乡虎踞园(现金屏乡珠园村柳家湾)人。
庄严肃穆的北京八宝山烈士陵园里,有一座巍然屹立的墓碑,上面镌刻着周恩来亲笔写的“十八烈士陵墓”六个大字。刘惕庄就是这十八烈士之一。
刘惕庄,义名刘愈,1896年12月22日生,1922年春,由夏明翰推荐进入湖南自修大学,并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4年,刘惕庄考入北京中国大学法政系,并担任该系党支部书记。当时,他与同乡杨鹤云寄居在西城的一个公寓,并以这里作为联络点,联系进步学生,以研究写作的名义,组成革新社,作为党的外围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活动。
1925年“五卅”惨案后,在中共北方区委李大钊、赵世炎的领导下,刘惕庄积极组织学生和革新社成员,进行声援上海学生和广大群众的反帝斗争,6月3日,他又率领同学,走上街头,进入工矿,从事宣传抵制英、日仇货和募捐救济上海失业工人等活动。10月,他被党组织调任中共北京市西郊区区委执行委员。为了反对英、美、法、日、意等十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同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举行的关税会议,他遵照李大钊的指示,在西郊的工人、学生和农民中,秘密组织敢死队,到北京长安街举行示威游行,响亮地喊出“关税自主”的口号,以揭穿关税会议的骗局。28日,他又利用奉系将领郭松龄在滦洲倒戈的有利时机,与杨鹤云等率领学生敢死队和工人保卫队数万人,上午分散到各街头张贴标语、布告,散发传单,午后整队游行,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包围铁狮子胡同执政府段祺瑞的住宅,占领警察局和邮电局,赶跑了警察总监。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炮轰大沽炮台的事件发生后,刘惕庄被党组织派任为李大钊的保卫员。3月18日,他协助李大钊组织两万群众,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抗议日本侵略中国领土的罪行,号召群众“用‘五四’精神,‘五卅’热血,不分界限地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会后,他和杨鹤云率领二千多工人、学生,手持标语旗帜,高呼“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取消不平等条约”和“巩固大沽口海防”等口号,浩浩荡荡地沿着东长安街、铁狮子胡同进发,向段祺瑞执政府请愿。这次请愿游行,却遭到段执政府军警的阻挠和血腥镇压,造成四十七人死亡,二百多人受伤的“三一八”惨案。他在掩护群众退却中也受了伤。有人说他打断手臂的消息传到衡阳,他的父母和妻子急得团团转,连忙写信并寄去路费,要他急速回家。他却回信说:“打断手臂,这是谣言,请不要轻信。我没有什么不好的事,希全家放心!”但由于北京到处笼罩着白色恐怖,他随李大钊不得不转入地下,从事秘密的革命活动。当时,有些在北京的衡阳籍同学,出于关心他的安全,曾凑了几十元路费,劝他回衡阳暂避,他婉谢这些好意,坚持工作,成为李大钊的得力助手。
1927年4月6日,正值刘惕庄奉命外出从事秘密工作时,奉系军阀“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调动军队闯进苏联大使馆,逮捕了李大钊等一批革命者。28日,又将李大钊等二十名革命者绞死。为了团结同志,稳住阵脚,他迅速从外地赶回城内,做艰苦的思想工作,使大家树立起对革命的信心。不久,中共中央派政治局委员、中共北方局书记王荷波来北京组建中共北京市地方执行委员会,他担任执行委员。在从事工会工作中,他曾拟趁张作霖和阎锡山火拼之机,制定举行工人暴动的计划,但南口工人董见忠被暗探跟踪,使市总工会机关暴露而遭到敌人的包围。又由于总工会负责人赵铨林在被捕后叛变告密,他在10月19日亦在去羊尾巴胡同途中被捕。面对敌人的审讯和严刑拷打,刘惕庄只说自己叫李子香,贵州人,去羊尾巴胡同是找朋友谢鼎黄还钱。因忘了谢的住址,所以找人打听,就被你们抓起来了。当然,敌人根据叛徒的密报,是不相信这些“供词”的,但也无法使他屈服,于是决定将他杀害。
刘惕庄在狱中,自知必死,悄悄给妻子廖保真写了最后一封信。他在信中要求妻子给第三个儿子取名“一民”,意在希望孩子长大了,要一心一意为人民革命事业斗争。再三盯瞩要使三个弦子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为了不让家里的亲人知道自己的不幸,他在信中写道:“家庭的事不要紧,你莫着急,再过五年我回来整理”。谁知他写完这封信的第二天,就被敌人在北平安定门外箭挡西边暗杀了,时年三十一岁。他牺牲后,直到1938年,党组织派乐天宇来衡阳船山农校任教,家中才知道他已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