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璜,湖南益阳县兰溪乡天成垸人,字半溪,1900年生。有兄弟四人,他是满崽(即小儿子)。1922年,他从长沙中学毕业回乡,在一处私塾教书。
1924年,余璜被乡里推举为益阳县自治委员会委员,曾为穷苦百姓做过些好事,如促使县知事戴汉东发放积谷等,深得群众拥护。1925年,他的好友袁铸仁在兰溪乡秘密从事建党活动,他于5月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经他协助袁铸仁在兰溪镇、新茶场等地发展入党的还有陈灿明、陈交太、胡达元等人。同年秋,建立了中共鄢家垸支部和秘密农会。同年冬,他以打“疯狗”为名,带领一些青年农民,乘机夺取一处团防局的枪支,组成自治会武装,接着,又连夜打下好几个团防局,连他亲哥哥余达才当局长的团防局也不能幸免。他还劝哥哥要想不因“丢枪失职”而受处分,就只有同他一起走革命之路。
自治会武装的建立,推动了益阳农民运动在全县的发展,各区、乡农民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1926年元宵节,余璜与袁静仁、高文华等,以耍“诉苦灯”为名,在城堡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他们沿途散发传单,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豪绅地主”等口号,涌进县城,将县府衙门的牌子也给砸了。在同年9月召开的益阳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上,他和袁铸仁、高文华、熊巨才、余达才等十一人当选为委员,熊巨才为委员长。不久,熊巨才词离,由他继任委员长。紧接着县总工会、商会、女子联合会、学生联合会相继成立,他还担任总工会会长。这时,他又将原自治会武装整编为农民自卫军,并兼任自卫军大队长。
在这一时期,余璜的家里除老父余宗祥、三哥余三湘因病去世外,其余都相继参加了革命。他的大哥余达才是县农民协会秘书长,二哥余寅宾是二十四垸清丈委员。长侄女余裕春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兰溪女子联合会会长。次侄女余也民是益阳县立女子职业学校学生中最活跃的人物。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他又将侄儿余鹤林(笔名叶紫)送到武汉军事学校三分校学习,后来成了著名的左翼作家。
当时,余璜主要从事武装斗争,他率领县农民自卫军,四处作战,打击敌人,并取得很大的成果。如1927年元月,他率自卫军秘密奔袭泉交河镇曹明阵团防武装,将曹明阵打个措手不及,远走武汉,共缴枪二十余支。接着,他又率部奔袭兰溪镇,夺取了夏步云团防分局的枪支。为了粉碎县团防局长张介凡吞并农民自卫军的阴谋,他先以中共县地方执委的名义,邀请张介凡到五马坊开会,设伏将张介凡擒住,立即处决,然后迅即率部包围团防局,缴获全部枪支近两百支。此后,他还用一个多月时间,剿灭散布在雪峰山、浮立山、碧云峰的山匪和摇头湖、芦花江、陈波洲的水贼,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其他七个镇一千二百余人的团防武装也被他陆续全部缴械,共缴枪四百余支。
“马日事变”前两天,陈光中部一个营,从常德出发偷袭益阳县城。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余璜指挥农民自卫军撤离县城,然后于当晚又杀进城去,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狼狈退去。“马日事变”后,局势十分紧张。5月23日,蔡海秋部一个营又从常德进犯益阳县城。他率农民自卫军先掩护地方执委、县农协、县总工会等机关团体撤到桃花崙,然后部署全县各区农民自卫军乘夜渡过资江,四面围住县城。刹时,号声四起,杀声震天,又一次把敌人从县城赶了出去。这两次胜利,大大鼓舞了全县农民自卫军的斗志,决心要把武装斗争进行下去。
6月5日,中共汉寿县委书记詹乐贫率汉寿工农自卫军转移到益阳,成立了益阳工农自卫军联防司令部,由余璜任司令,袁铸仁、詹乐贫任政治部长。为了应付当时的严峻形势,他认为益阳县城是背水城,难以据守,提出以地势险要的水满冲作为根据地,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再以资江南岸的桃花崙、光火坪、大海塘为大本营,作为县级机关的驻地,领导全县的武装斗争。在率部转移途中,他虽凭借大渡口浮桥,打退泉交河镇团防局长曹明阵纠集何键部一个连的进攻,但形势不断恶化,加上他乘夜渡江袭击益阳县城受挫,而曹明阵又纠集团防七百多人进犯水满冲,他虽进行反击,终因弹药缺乏,不得不撤往桃花江浮立山。不料在那里又遭敌包围,队伍被打散。他只带领少数自卫军冲出重围,当晚就离开了益阳。
余璜离开益阳后,在沅江滨湖一带找到了党的组织。1928年春,他又组织了一支三百多人的游击队,在洞庭湖一带活动。并采取“红色清乡”的手段,袭团防,杀豪绅,反击敌人的疯狂镇压。1929年,他的队伍编入段德昌领导的工农红军第六军,被任命为第四十六团团长。
1930年6月,红六军进攻南县。余璜奉段德昌的派遣,先到南县做侦察工作。化名李怀春,以打莲花闹为生,往来于县城等处,顺利地完成了任务。11月,他又奉派去华容侦察,他以草药治好了县团防局长张菊勋太太的病,得到了张菊勋的信任,并给了他一张通行证,再一次顺利完成了侦察工作任务。
1931年6月,中共湘鄂西政府、特委改为湘鄂西临时省委,余璜任省委秘书长。1932年5月,湘鄂西根据地开始第一次肃反,他和妻子郭雄都被作为“改组派”给错杀了,时年三十二岁。
现在,我们照录余璜烈士的一首遗诗,作为对他的永恒纪念:
国弱休徒唤奈何,中流击楫且高歌;
兴亡天下匹夫事,马革裹尸伏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