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人,曾用名省吾,1899年4月出生于晃县(今新晃侗族自治县)波州暮山坪村。他小学毕业后,考入芷江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1919年考入广州农业专科学校;1922年考入北京林业大学。1925年在北京读书期间,他由于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爱国学生运动,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夏,大学毕业后的唐伯赓准备赴苏留学,回家探亲经过长沙时,被中共湖南区执委会挽留,先在长沙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任教,后以农运特派员的身份被派往芷江县开展农民运动。最初,他与一位好友在芷江县城北街办了一所惠沅书局,推销革命书刊。1927年元月,他在第九联合中学创办《芷江潮》,而且还将自己的住房,作为这份报纸的油印点。他多次在这个报上发表文章,向广大青年揭露社会黑暗现实,宣传党的主张。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唐伯赓还根据党的指示,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国民党筹建了芷江县党部;同时,他帮助组建了县农民协会、县总工会、学生会、教工会、商民会等进步组织。此期间,唐伯赓还经常深入到受苦最深的侗、苗山寨,利用办夜校的形式向少数民族同胞宣传革命道理。在他的组织和发动下,岩桥、龙坪、竹坪铺、碧涌、木叶溪、梨溪口、土鹿坪、步头降等地,都先后成立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队。1927年3月,中共芷江县特别支部成立,唐伯赓被选为第一任支部书记。他与上级党组织派来的一位党务特派员一道,首先秘密地在知识分子中发展了一批党员。随后又发动芷江县立女子小学师生,驱逐反动校长,民主选举一位思想进步的教师为校长。同时,他还撤换了与土豪劣绅有勾结的岩桥乡农会主席潘某的职务,把有觉悟的贫雇农推选为农会领导人。
当时,贵州军阀犹国材(师长)统治湘西的芷江、黔阳、麻阳、晃县等各地,税款多如牛毛,民不聊生。1927年3月,犹国材打着“国民革命军”的旗号,向芷江县政府、县党部要三万块银洋的所谓“革命军费”。唐伯赓等人数次到其师部交涉,抗掉了这笔军费,引起犹对唐伯赓的痛恨,必欲去之而后快。不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犹国材认为时机已到,便马上派人编造了县党部、县农民协会负责人和革命积极分子的反动黑名单。
1927年4月20日晚,正当县城举行庆祝北伐战争胜利和国民党县党部、县农民协会成立的挑灯会时,犹国材突然派兵四处戒严,紧闭城门,在大佛寺四周屋顶上,架设了六挺机枪。随后制造借口,在晚八点左右,指使人在其师部马厩纵火,并加罪于县农协、县党部。接着,立即派兵包围县党部和农民协会,向游行队伍开枪射击,抓捕共产党员和县农会成员。芷江城内顿时尸首满街,鲜血满地。唐伯赓临危不惧,站在大街一家商店的柜台上,向群众揭露犹国材的阴谋诡计。犹国材令士兵蜂拥而上,在他身上连刺11刀,并用布堵塞了他的嘴,把他押到师部。审讯中,唐伯赓坚贞不屈,继续揭露反动派的阴谋。敌人割断他的喉管,又在其胸口上捅了五刀,唐伯赓就这样惨死在敌人屠刀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