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山县白果镇人,又名祥七,1887年1月23日生于一铁匠家庭。由于家境贫困,他10岁起即随父亲学打铁,练就了一身好力气和刚烈的性格。1908年春,他赴安源煤矿做工。
1921年冬,谢怀德参加了由李立三等人创办的工人补习学校的学习,并曾与李立三、朱少连等10人联名呈文萍乡县署,要求组织工人俱乐部。俱乐部成立时,他带头报名参加。不久,谢怀德便由李立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2年9月,路矿当局拖欠工人工资,阴谋封闭工人俱乐部。在党的领导下,安源工人积极准备罢工。罢工前夕,俱乐部决定成立工人监察队(反改称纠察团),负责维持秩序,保护罢工领导人和俱乐部的安全,绰号“谢猛子”的谢怀德,被委为监察队副队长。
9月13日,俱乐部下达罢工令,谢怀德将写着“罢工”字样的三角旗杆插上了总平巷的天窗,切断通往井下的电源,率监察队用坑木、煤车把总平巷的窿口堵住,并带队四处巡逻,保证罢工的顺利进行。在罢工与复工的淡判陷于僵局的时候,谢怀德来到锅炉房,向路矿当局发出警告,再不答应条件,就熄火停电,让地下水淹没矿井,此举吓坏了路矿当局,只得再次与俱乐部的代表磋商条件,答应了罢工工人提出的十三条要求。
罢工胜利后,谢怀德被工人推举为俱乐部总代表。随后又被委任为俱乐部交际股长。在谢怀德的领导下,交际股“有阶级之觉悟、富团结之精神,热心部务,竭力从公,成就显著”。
安源罢工胜利的消息,鼓舞了常宁水口山铅锌矿的工人,他们派刘东轩来安源寻找“师傅”。1922年11月22日,蒋先云、谢怀德等受党的指派,来到水口山组织工运斗争。矿山当局慌了手脚,贴出杀气腾腾的布告,声称如安源有人来此,一经抓获,即时就地正法。谢怀德和蒋先云等不顾矿局的恐吓和旅途的疲惫,当晚就召开工人骨干分子会议,商定组织俱乐部的计划。第二天,即设俱乐都筹备处于康家戏台,并27日正式成立了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由于矿山当局迟迟不答复工人俱乐部提出的改善生活、增加工资等四项要求,于是俱乐部决定罢工,秘密组织罢工执行委员会,建立罢工监察队,谢怀德任监察队长。
12月5日凌晨,水口山工人俱乐部下达罢工命令后,谢怀德率监察队严守各关键,要害部门,并派监察队员巡逻,保证了罢工斗争的顺利进行。
19日,矿局以谈判为名,扣押俱乐部领导人刘东轩等。谢怀德发动、带领几千名工人,将矿局团团围住,并把前来冲击的矿警打翻在地,将矿警队驱散。矿山当局迫于形势,被迫将俱乐部领导人放出。罢工相持了23天,矿局不得不同意了工人提出的18项条件,斗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1923年1月,谢怀德奉命返回安源,立即投入了安源工人俱乐部领导的要求矿局履行协议,发给工人年关半月夹薪的斗争。他和工人俱乐部的几个领导人一道去见矿长,迫使矿局先核发了每人七天半的夹薪。
4月3日,谢怀德被推为俱乐部经济委员会委员长,成了俱乐部的“红管家”。同年6月,他还被推举为裁判委员会委员。
1923年7月,党组织决定派谢怀德回湖南衡山帮助在那里的刘东轩开展农民运动。他与刘东轩密切配合,广泛发动贫苦农民,先后在各地建立起秘密农运小组,接着又仿效安源和水口山工人运动中“十人团”的办法以及三级代表制筹建农会组织。9月16日,湖南第一个农民革命组织——岳北农工会正式成立。刘东轩当选为委员长,谢怀德为副委员长兼任纠察队长。农工会强制豪绅和奸商按平价将谷米粜给农民,发动群众开展减租退押斗争。后岳北农工会遭反动军队捣毁,谢怀德和刘东轩在群众掩护下脱险。
1925年春,谢怀德和刘东轩辗转来到广州,根据党的指示,他加入中国国民党,从事党的统战工作。9月,他进入广州农讲所第五期学习,未及毕业就被派到湖南郴县领导农运工作。
1926年春,谢怀德通过在群众基础较好的郴县良田、秀贤两个区发动群众,相继办起农民夜校,建立农协小组,并带领农运骨干开展了摧毁良田税卡和斗争土豪等威震全县的农运斗争,推动了整个郴县农民运动的开展。
同年夏初,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先遣团抵达郴县,谢怀德组织群众前往支援。不久,他奉命回到家乡衡山白果,筹建了岳北农民协会。在发动群众斗争岳北团防局长时,国民党右派向国民党湖南省党部诬告谢怀德在衡山岳北“杀人越货”。1926年8月底,省党部以“究办不法党员”为名,致电衡山县长,令其“立拘谢怀德到案”,使谢怀德无法在衡山立足。
同年九月间,谢怀德改名换姓从衡山来到江西南昌,在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当兵。在南昌、九江作战中他两次负伤,于1927年5月回到安源煤矿。
不久,反动军队占领萍乡,准备进攻安源,负伤未愈的谢怀德和朱少连等当即组织工人开展护矿斗争。他来到工作过15个年头的修理厂,和工人一道架起铁炉,赶制土枪、梭镖和松树炮。6月11日,抗击反动军队的战斗开始,谢怀德身背两条钢枪,指挥一部份工人,阻击九里坪一带的敌军,沉着应战,守住了阵地。
在敌军四面包围,弹药不足,粮食告罄的危急关头,谢怀德等组织工人赶制简易手榴弹,他还和杨士杰、石作东等乘火车,突出重围,至丹江赖家祠堂,从土豪的谷仓里运回两车皮粮食。经过17个昼夜的艰苦战斗,终于击退敌兵,取得了安源保卫战的胜利。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夕,安源工人武装被编为起义部队第二团,谢怀德任八连副连长。起义部队在浏阳严重受挫后,他收拢部分人员在萍乡上栗市一带打游击。
1928年1月中旬,安源党组织在上栗市策动起义,建立起斑竹山根据地后,谢怀德率部向斑竹山靠拢,沿途遭反动武装阻击,最后困守在萍乡清溪一个叫腊树下的小村子里。他因身负重伤,突围不成,2月11日落入江西保安团第二团的魔掌。当敌人得知他就是威震安源的“谢猛子”后,立即将他就地杀害,井灭绝人性地将他的遗体砍成四块。
1928年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为死难烈士编写的材料中,收录了《谢怀德同志事略》一文。全国解放后,刘少奇于1951年7月8日给安源镇工会写信,提议在安源建立烈士纪念碑,并具体列出谢怀德等烈士的英名,表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烈士的怀念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