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姚星甲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898 - 1928
籍贯: 湖南湘阴
概括语: 湖南湘阴县忠义乡(现樟树乡)周正塘人,1898年7月生。祖父与父亲均系知识分子,靠设馆授徒维持全家生活。母蒋氏亦出自书香门第,为人谦恭,邻里称贤。
  湖南湘阴县忠义乡(现樟树乡)周正塘人,1898年7月生。祖父与父亲均系知识分子,靠设馆授徒维持全家生活。母蒋氏亦出自书香门第,为人谦恭,邻里称贤。

姚星甲6岁丧父,7岁从祖父启蒙读书,继而从师于本地塾师陈真吾,姚延俊。后又到长沙,拜宿儒梁丙臣为师。他发愤求学,才思敏捷,涉猎甚广,尤工于古典诗词歌赋,深得老师赞许。后因祖父去世,他被迫辍学,回乡开设塾馆营生。

1918年春,姚星甲随姐夫周介凡到广东潮州参加了护法军,担任独立第一旅三营营部书记,后随军到达福建省汀州。护法军解散后,周介凡调任福建省宁化县县长,姚星甲被委为该县典狱所典狱。但他因看不惯典狱所当局的腐败和虐待犯人的行径,于1920年离职回家。

姚星甲蛰居乡里,辟园种菜,从事农业劳动,过着清贫的生活。他性情耿直,好打抱不平,常替穷人写诉讼状纸,因而博得当地群众的信赖。他平日常找一些进步书刊阅读,对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很是钦佩。

1926年夏末,北伐军进驻湘阴县境,湘阴人民在欢呼声中兴办起农民协会和工会。姚星甲满腔热情地投入了农民运动。在省农运特派员傅光夏的指导下,他会同余旭云夜以继日地走村串户,进行宣传发动工作。10月,忠义乡农民协会成立(由县命名为第三区农民协会)时,余旭云当选为委员长,他当选为副委员长。

姚星甲担任区农协副委员长后,积极带领农民打土豪、斗劣绅。当地劣绅姚怀生,高利盘剥农民,大斗进小斗出,罪恶累累。他亲自带人清算了姚怀生的剥削行径,改造了姚家的斗和升子。这年11月,他由余旭云、傅光夏两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姚星甲在带领农民进行政治和经济斗争的同时,还想到了兴办农村教育的问题。他在给县农协委员长傅光夏的建议信中说:“……欲使国家复兴,必须依靠民众之觉悟,而欲开发民智。唯有兴办教育之一途。当前农民运动,需要一批洞察能力强、文化修养有素之人才;而这些人才唯有来自学校。故吾人领导农民涤荡封建污泥浊水时,办一所较好的学校,亦是迫在眉睫不可须臾迟缓之使命。”姚星甲的建议,得到县农协的赞同,傅光夏在复信中高度称赞他“远见卓识,具有百年树人之襟怀”。第三区农协执委会经过认真讨论,决定办一所农村师范学校,委任姚星甲为校长。

白手兴办学校,困难颇多。姚星甲殚精竭虑,东奔西走,积极筹划。几经斡旋,确定地域适中的许家大屋为校址,挂上他亲手写的“忠义乡农村师范学校”的校牌;然后聘请品行端正、思想进步、具有较好文化修养的胡立章、柳逸生、危新畲等为教师。他用打土豪收缴的家具改制教学用具,木料不够,便将家里的两张书桌和吃饭用的板凳搬到学校,还将五根厢房楼袱献给了学校。

在课程设置上,姚星甲坚持以适应时代潮流,发展乡村文化,提高农民素质为主旨,决定开设政治、国文、算学、历史、地理、唱歌、图画和体育八门课程。政治课以三民主义、《农民协会章程》为主要内容;国文课除汉语基础知识外,还选学古典名著和现代进步文学作品;其它课程则按实际需要选择教材。

1926年11月底,忠义乡农村师范学校正式开学,有学生48名(其中女生5名)。这些学生,都是拥护农民运动又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子女,由各地农协推荐,经过考试录取的。姚星甲为鼓励学生上进,亲自撰写了校歌,歌词是:“莘莘学子,国之精英。勤学苦练,为国为民。尊师敬长,睦睦雍雍。切磋琢磨,朝夕相亲。书山有路,努力攀登。胸怀大志,日进千程。”从此,嘹亮的歌声,经常在学校上空回响振荡。

忠义乡大豪绅左丙生,对这个新生事物大肆诋毁和破坏。他贿买四十几个流氓地痞,煽动一些不明真象的人,冲进学校,大吵大嚷,公然指责学校宣传邪说异端,离经叛道,并要赶走学生,封闭学校。在这紧急关头,姚星甲挺身而出,义正词严地申辩说:“我为民众办学,以改变农村愚昧落后的面貌,请问错在哪里?我们吸收贫苦农民子弟入学,解除他们世世代代没有文化的痛苦,请问有什么不好?我们学校鼓励学生学科学,识时务,造本领,请问这是离了哪一经?叛了哪一道?’斥得左丙生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此时,大批农协会员闻讯赶到,左丙生等人见势不妙,只得溜走。

在左丙生闹事后不久,国民党湘阴县党部常务执行委员陈度,到第三区检查工作时来到学校,目睹教师兢兢业业教书,学生孜孜不倦学习,师生和谐共进的情景,大加赞许。回县城后,又写文章在农运刊物《汨罗潮》上发表,称赞:“忠义乡农村师范学校是农民运动中的创举,而具体承担学校工作的姚星甲,为莘莘学子鞠躬尽瘁,是农协会干部中的佼佼者。其办学经验值得推广,其办学精神足资学习。”姚星甲还注意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先后介绍蒋经材、周子翼、许秀英(女)等17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马日事变”后,忠义乡农村师范学校被封闭,姚星甲成为湘阴县署悬赏缉拿的对象。他先在左家塅、谭家园、三姊桥一带潜身匿迹;后在友人的帮助下,化装成和尚,化名甘悟道,匿居长沙马王堆蒋德化佛堂,以吃斋奉佛为掩护,继续从事地下活动。由于叛徒告密,1927年10月19日他被湖南铲共法院侦缉队拘捕,关押在长沙陆军监狱。忠义乡农民闻讯后,有两百多人联名具保。而土豪劣绅姚怀生、余桐生等人,则罗织罪名,坐在长沙控告,要求处决姚星甲。

敌人在审问中假惺惺地说:“你在乡里以办学为名,大量发展共产党组织,现在只要你交出名单,即可赎罪开释,还可以考虑安置你的工作”,说完,送过纸笔,催他“快写”。姚星甲接过纸笔含愤在纸上疾书几行字:“国民党统治下的糊涂社会,豢养了一批糊涂官吏,在你们这些糊涂虫面前,我要清白而死,绝不糊涂而生!”敌人无奈,只得将他收监。在狱中敌人对他多次刑讯,仍然一无所得,遂于1928年1月20日将他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时年30岁。

姚星甲牺牲后,家乡群众无不为之痛惜,有人送了一副挽联,联如下:

一死见精忠,骂贼糊涂,明知斧钺难逃,取义成仁君不让;

千秋留气节,受人崇仰,若论梓桑深谊,报仇雪恨我何辞。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