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平江县献钟人。又名若清,1901年出生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他6岁入私塾读书。后转入平江第二高等小学。1915年,考入县立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回家乡献钟小学任教。1919年应聘到湖南教育界著名人士方维夏资助兴办的平江第二高等小学任教。1925年,张警吾经罗纳川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和罗纳川回到家乡献钟一带开办平民夜校,建立秘密农会。
1926年8月,献钟区农民协会正式成立,张警吾当选为区农民协会委员长。他在几个月时间里,领导全地区各乡村普遍建起了农民协会,发展会员三万多人。他还组建了以缴获北洋军阀的8条步枪为主要武器的一支农民自卫队。
1927年“马日事变”后,张警吾来到县城参加“声讨许克祥大会”,并为平江县农民协会起草了《讨许宣言》。会后,他立即回到献钟,召开了全区声讨许克祥大会。同时,进一步整顿和扩大了区农民自卫队。
同年9月,张警吾在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夏明翰、李六如与中共平江县委书记毛简青的领导下,和罗纳川在献钟、恩村等处集结农民队伍处决了三个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揭开了平江秋收暴动的序幕。当晚,张警吾率献钟的100多名自卫队员,与恩村、安定等地农民队伍汇合,参加了第一次“扑城战斗”
1928年张警吾又率队参加了“三月扑城”战斗。由于敌强我弱,战斗再次失利,全县白色恐怖更加严重。在这紧要关头,张警吾与胡筠、李亲白等人组成了新的中共平江县委,并出任县委宣传部长。同年7月底,“平江起义”爆发后,张警吾和胡筠、李宗白等人率游击队由钟洞的白鸡坑立即奔赴县城,慰劳起义官兵,商议建立革命政权事宜。在平江县第一届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张警吾被推选为县苏维埃政府委员。
1929年,张警吾调任中共湘鄂赣边特委宣传部部长。为着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投入革命斗争,他组织宣传队在群众中宣讲革命真理;主编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常识》等油印刊物或资料,供红军、游击队、赤卫队和革命群众学习。张警吾擅长诗歌词赋,他编写的“吃菜要吃白菜心,养女就要嫁红军,红军尽是工农化,武装一致救穷人!”“高山岩洞是我房,青枝绿叶是我床,任凭白匪来‘围剿’,红军越打越坚强”等许多革命歌谣,至今仍在湘鄂赣老苏区流传。
1930年7月,红三军团攻克长沙,张警吾受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的委托,协助主办《红军日报》和《苏维埃日报》。红军撤出长沙后,张警吾返回湘鄂赣边区。他主办了《工农兵》、《布尔什维克之路》、《特委通讯》三种不定期刊物。还编印了红旗丛书。其中《工农专政》一书翻印了三千份。
1930年10月,张警吾调任中共修水中心县委书记。不久,他又调任中共赣北特委书记。他经常深入到修水、铜鼓、武宁、宜丰各县,大力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扩建赣北武装力量。
1931年9月,张警吾参加了在平江县长寿街召开的湘鄂赣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议遵照中央训令,成立了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张警吾当选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兼文化部部长。他负责主编政府机关的《战斗报》,还办了《工农战斗画报》,两份刊物共出11期,每期1500份。他经常为湘鄂赣省委机关报《红旗》撰写文章和诗歌。他还编写了《送夫当红军》、《十恨民团》、《红军暴动》等剧本,创建了省文工团和俱乐部。
1932年1月,张警吾奉省委之命,负责湘鄂赣苏区拥苏反帝大同盟的筹备工作。他起草了《湘赣苏区拥护苏联大同盟暂行章程革案》,以简炼的文字,写出了大同盟的宗旨,提出了会员条件等章程。省反帝大同盟成立时,张警吾当选为主任。
同年8月,在苏区肃反扩大化运动中,张警吾被诬为“托派”,被撤职查办,关押在江西万载小源。因刑讯逼供,他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1934年4月,张警吾和胡筠等人在被押往平(江)、铜(鼓)边界途中,惨遭错杀。
全国解放后,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