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张湘云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890 - 1930
籍贯: 湖南醴陵
概括语: 湖南株洲人,又名张香云,化名黄仁,生于1890年。祖居醴陵县鸿仙乡芦下桥村鸟树湾。1919年,他举家迁到漂沙井乡(今属株洲县)倚塘村邓家屋场,以租佃石塘山白姓地主庄田30亩耕种度日。
  湖南株洲人,又名张香云,化名黄仁,生于1890年。祖居醴陵县鸿仙乡芦下桥村鸟树湾。1919年,他举家迁到漂沙井乡(今属株洲县)倚塘村邓家屋场,以租佃石塘山白姓地主庄田30亩耕种度日。

1924年夏到。1925年秋,水旱大灾不断,全乡饿殍遍地,豪绅们却囤粮居奇,农民被迫起来反抗。以雷英、朱抬满为首的哥老会,在距鸿仙岭西南数里的紫云山开堂聚众,打富济贫。张湘云参加了哥老会,与雷英交往甚密。

1926年7月,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入湘,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张湘云与妻子颜雪珍双双参加了农民协会。张湘云还被选为醴陵北二区农民协会委员。1927年,他由北二区农协会委员长张子意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芦下桥党支部书记。他领导芦下桥农民开展了清算土豪劣绅、减租减息、建立农民自卫武装等革命活动。

“马日事变”后,张湘云随张子意等避居安源。秋收起义时,他跟张子意一起,按照中共醴陵县委的指示,返回北二区恢复党的组织,镇压土豪劣绅,组织农民自卫军,建立苏维埃政权。为了筹集枪支,张湘云利用与雷英的关系,把哥老会的二十余人枪争取过来,共同对付国民党反动派。

1928年1月,醴陵县委在游击营的基础上建立了醴陵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团长周云甫,副团长张子意,张湘云被任命为政治部主任。元月8日,在渌口镇活动的中共党员李桃等四人被团防局拘捕,危在旦夕。张湘云奉命筹划攻打渌口团防局,救出被捕同志的战斗。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约定雷英带领队伍于元月12日晚出兵配合一起行动。张湘云率领部分农军于13日清晨发起了攻打渌口团防局的战斗。谁知在关键时刻,雷英把队伍拉走,投奔醴陵“清乡”司令郭天保去了。团防队乘隙来了个反包围,农军牺牲20多人,张湘云耳部负伤,不得已撤出战斗。

不久,在“宁汉战争”中被打败的李品仙第八军经醴陵一带往湘西退却。张湘云与周云甫、张子意率领第一团和北二区农民武装于1月25日在喻家冲设伏,突袭李品仙溃军尾部,夺得二百多支枪、子弹数十担。中共北二区区委当即利用这批枪支弹药组建了农民军两个营。元月27日,又在清水塘成立了醴陵北二区革命委员会,初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雷英投敌后,当上了醴陵“清乡”队大队长。1928年3月,他带着大队人马来北二区“清乡”,企图摧垮刚建立的北二区苏维埃政权。这时,北二区农民军正规营已由张子意率领赴西乡参加阻击郭天保“清乡”队的战斗去了,张湘云带领留下的补充营,在中共北二区区委领导下,利用熟悉的地形和夜袭的战术,打垮了雷英的“清乡”队,毙伤敌兵三十多人,俘获追随“清乡”队的土豪劣绅数十人。

张湘云趁雷英正在湘潭、醴陵边境整顿败军之际,仿照雷英笔迹,写了一封假信,化名黄仁,带着一名助手,深入醴陵“清乡”司令部侦探敌情,只一天时间就大致掌握了敌军的部署。不久,湘东“剿匪”司令王学林从醴陵乘火车去长沙向何键报告军情。张湘云等便指挥北二区和北三区的农民军在姚家坝小源}中设伏,撬开铁轨,翻掉了王学林所乘的火车,王学林被吓破了胆,狼狈逃脱。

4月,何键派遣两万多反动军队分四路进攻北二区农民军。张湘云与部分中共党员避走华容县西林围子。这年8月,他遵照党组织的安排,去攸县等地从事地下革命活动。

1930年4月,湖南省委根据中央提出的暴动计划,将湖南划分为五个暴动中心区域。5月,中共湘鄂边特委领导边区军民举行“红五月大暴动”。红五军在赤卫队配合下,先后攻克平江、修水、万载等县城,游击于萍乡、醴陵、浏阳一带。这时,张湘云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醴陵北二区恢复党的组织,准备武装起义。

6月8日夜,张湘云扮成盲人,秘密来到鸿仙乡芦下桥村他的女婿、中共党员罗世桂家,召集共产党员罗世桂、罗七、张明科、张桂祥等人开会,传达党的指示,研究武装起义计划,决定派晏星桥等人去残梅山区取枪。不料,张湘云回乡的消息被清乡队密探唐德春侦悉。唐于当天晚上带领一支清乡队包围了罗世桂的家,将张湘云、罗世桂、罗七、张明科、张桂祥五名共产党员捉住,押往关王庙。国民党当局害怕地下党前来劫狱,便令清乡队于第二天清晨将张湘云等五人杀害在关王坝。9月5日,又将张湘云之妻颜雪珍抓获,杀害于师竹街。

张湘云被害,湘东特委当时并未知悉。1930年8月,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决定在萍乡成立湘东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十九名委员中,其中就有黄仁(即张湘云),并被任命为土地部长。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