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人,又名立尖,1911年12月出生于浏阳县淳口塅羊牯滩一个地主家庭。他系家中长子,父亲望他能日后继承家业,5岁起便送他入族学念小学,毕业后又专门在家设塾让他就读3年。但他却受进步思想影响,少时就具有背叛封建家庭的意识,从不愿帮助父亲管理家业田产,更厌烦上佃农家收租、逼债。
1930年,浏阳县土地革命掀起高潮。朱冬梅的叔祖父和父亲因剥削有罪被红军处决。朱冬梅认为其父是为钱财、田土所害,便把家中田地变卖一空,自己则到一所学校当教师。
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后,中共湘鄂赣边特委副书记罗梓铭回到淳口塅张家山老家,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经参与杀害罗梓铬父亲和叔父的地主朱某闻讯,吓得魂不附体。罗梓铭为了打开这一带的抗日救亡局面,主动捐弃前嫌,前往朱家拜访,宣传中共的团结抗日的政策主张。朱冬梅闻知肃然起敬,星夜跑到张家山求见罗梓铭,罗梓铭热情地接待了他。朱冬梅坦率地说:“你们共产党人能不计杀父之仇,是真抗日,是英雄好汉。我更不能记恨于共产党,我今后跟你抗日去。”在罗梓铭的引导下,他的思想觉悟迅速得到提高。不久,朱冬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羊牯滩支部书记。
为了有效地开展工作,朱冬梅根据党组织的安排,于1938年当上了保庆乡第三保副保长,并兼任第三保抗日动员会主任。他十分注意抓好时事宣传工作,每天都将报纸杂志上有关抗战救亡的新闻摘抄下来,编成墙报,张贴在羊牯滩街上,供民众阅读。他发动农民、学生为前线将士募捐布鞋、毛巾等物品,还发动小学生给在前线抗日的将士写慰问信。
1939年6月,罗梓铭等共产党人在平江嘉义惨遭国民党顽固派杀害,国共合作抗日形势开始逆转。中共湘鄂赣边特委立即采取应变措施,指派罗其南来到淳口,通知浏阳县委负责人迅速转移去湘乡,并召集党员骨干在金盆山上开紧急会议,宣布在淳口成立特别区委,朱冬梅分工负责特别区委的组织工作。
1940年春,浏阳国民党县政府成立了浏阳县清除异党特别领导小组,派出大批特务下到各乡实行密捕密杀,致使大部分中共党组织的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朱冬梅不顾白色恐怖严重,多次去蕉溪和砰山等地了解党组织的情况,传达上级“长期隐蔽,以待时机”的方针,从而稳定了各地党员的思想情绪。
1941年4月,朱冬梅与特区书记朱水秋奉命代表浏阳地下党去中共江西省委汇报工作(其时,湘鄂赣边区划归江西省委领导)。他们辗转来到省委所在地吉安市,在一家小茶馆与省委负责同志见了面。省委对浏阳的工作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地下党的工作必须保持高度秘密,以防不测;二是作好浏阳沦陷后的武装斗争准备(一是人力,二是武器),以便开展敌后游击战。他们回到浏阳后,立即召集党员骨干在金盆山密林中开会,冒着倾盆大雨,打起手电筒传达江西省委指示精神。朱冬梅布置了后一段的工作,主要是串联群众作好两个准备:一是对18岁到45岁的青壮年进行军事培训;二是搜集红军时期用过的梭镖、鸟钪、马刀等土武器,以甲为单位集中组成抗日武装。6月下旬,朱冬梅与朱水秋召集300余名青壮年在淳口朱氏祠举办了为时一星期的第四保军事训练班。
同年11月,因坏人告密,朱冬梅不幸被捕,被作为异党要犯关进了浏阳监狱。次年12月,朱冬梅在狱中因受刑讯过重而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