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曹卫民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23 - 1960
籍贯: 湖南湘乡
概括语: 湖南湘潭人,名赐钦,1923年8月19日生于湘乡市山枣镇白沙村草塘子。年幼时母亲便去世了,不久叔父也病故。父亲便和婶母组成一个新的家庭。1942年他高中毕业后,曾在昆明原中央机器厂当乙等实习员。1943年9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讯专修科学习。1944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日军为了挽救危局,打通“大陆”交通线,以援救侵入南洋的孤军,便集中兵力向湘、粤、桂省疯狂进犯。
  湖南湘潭人,名赐钦,1923年8月19日生于湘乡市山枣镇白沙村草塘子。年幼时母亲便去世了,不久叔父也病故。父亲便和婶母组成一个新的家庭。1942年他高中毕业后,曾在昆明原中央机器厂当乙等实习员。1943年9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讯专修科学习。1944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日军为了挽救危局,打通“大陆”交通线,以援救侵入南洋的孤军,便集中兵力向湘、粤、桂省疯狂进犯。1944年12月,西南联大也闻到了炮声。正在联大读书的曹卫民,壮志满怀,毅然投笔从戎。于1945年2月参加青年军,被编入207师辎重14团,担任汽车驾驶员,随部进军印度。同年7月调回昆明。日军投降后,他回到西南联大读书,取得电讯专科毕业证书后,又考入该校现代化学院化学系学习。在此期间,他积极参加“要民主,要自由”的学生运动。1946年1月被学校勒令退学。此后,在湘乡东山学校、湘乡高等工业学校、湘乡县立中学等校任教。

1949年8月湘乡解放。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45军文工团来湘乡招募新兵。当时,他在湘乡县立中学(现湘乡一中)任教。听了动员后,与妻子曾蕴华同时报名,并劝说带动了一些学生参军。参军后,他先后在45军134师工作队和政治部文工团当学员,随部队挺进大西南。1950年加入共青团,1950年8月至1952年4月,在134师速成学校任文化教员,1952年在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文教办当协理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8月调至中南军区师范学校任教员。1955年6月,调南京解放军干部文化师范学校任教,1958年调宣化炮兵学校任教,1959年改任该校政治部教育助理员。

曹卫民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把全部精力倾注在部队的教育工作上,为实现子弟兵的知识化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担负部队文化教育工作期间,因成绩卓著,多次立功受奖。1950年7月获“学习模范”称号,1952年4月;因发明“算术速成教学法”,被134师和中南军区通令嘉奖,1952年中南军区在“五四青年节”授予他一等奖及“青年模范教员”称号,并经军委总政治部批准,授予他“模范文化教员”称号,军委总政治部旋即调他去北京举办“算术速成教学实验班”。1952年7月,军委总政治部召开了全军部队文化教育座谈会,听取了他的算术速成教学报告,在总结该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部队算术教学实施方案》(草稿)并在全军推广,他为此荣立特等功。党和国家给予了他很高的荣誉,他多次应邀参加国宴、天安门观礼,出席外国来宾招待会……多次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

发明“算术速成教学法”是曹卫民事业上的巨大成就。1951年10月,他在340部队文化队从教时,以64课时教完了原规定需400课时的《中南算术课本》一、二册,缩短教学时间336小时,比原来时间减少82%,340部队对此作了专题总结。1952年5月《八一》杂志第13期全文刊登了这个总结;1952年3月9日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陶铸同志在写给军委总政治部《关于文化教育的报告》中推广了他的“算术速成教学法”,总政治部为此向全军发出通报,并派专人帮助他进行研究,整理出完整系统的材料,1952年6月总政治部在《关于部队文化教育情况给军委的报告》(第一号)中指出:“继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后,中南军区又出现了曹卫民‘算术速成教学法’的成功范例”。1952年,他奉命去总政治部主办“算术速成教学实验班”。同年7月,总政治部召开部队文化教育座谈会,根据他和孙克定教授的教学经验,制定了《部队小学算术速成教学实验方案(草案)》,并于8月25日发出通知,要求各部队执行。《八一》杂志1952年第18期全文刊登了这个通知和方案,并为此发表专论,封面还整版刊登了曹卫民进行速成教学活动的大幅照片。1952年9月,中南军区党委会、政治部在给毛泽东主席、总政治部的报告中指出:“曹卫民的算术速成教学法对于整个部队文化学习运动起着推动作用”,“对于克服困难,促进速成,巩固情绪,提高信心,起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解放军画报》1952年10月在“向模范算术教员曹卫民同志学习”的通栏标题下,刊登了10幅照片,简要地介绍了“算术速成教学法”和他的教学活动,全国众多报刊也作了报道和详细介绍。1952年10月至11月,曹卫民受总政治部的派遣,到东北军区推广“算术速成教学法”,在东北军区第一届文化学习代表大会上作了报告。会后,他又到安东、长春等地作了九场报告,听众达7000余人,受到热烈欢迎,许多人还请他签名留念。

曹卫民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一丝不苟的精神。在总政治部主办“速成教学实验班”时,除讲课外,他几乎以全部的时间与学员密切接触,在开学前四、五天,与70多个学员进行了个别谈话,了解每一个学员的出身、经历、算术知识和心算能力,作为制订教案、解决难点的主要依据。学员一致反映:“碰到困难,正想曹教员,曹教员就来了。”“曹教员上课,听起来不疲倦,就像被磁铁吸住了一样。”

曹卫民以其突出表现立了大功,立了特等功,得到了许多荣誉,但他从不骄傲,反而经常以特等功臣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普通一兵的面貌出现在各种场合。他在写给妻子曾蕴华的信中说:“我对祖国对人民的贡献很小,而党和人民给予我的荣誉是这样的大。我想只要我的心还在跳动,我就要将我的精力贡献给祖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荣立特等功后,教学工作更加认真,又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员,受到表彰和奖励。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49年他与妻子一同参军后,一直异地分居,从来没要求照顾。直到1956年组织上主动为他联系,才将妻子从广东珠江港务局调到南京待分配,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妻子的工作问题一直未获解决,妻子请他出面向上级报告,他总是说服妻子不要去打扰组织,不要给组织添麻烦,曾蕴华为此失去了工作单位,直到曹卫民去世。

曹卫民由于长期努力工作,积劳成疾,1958年以后一直带病坚持工作,1959年患重症肝炎,组织上曾送他去张家口医院动手术,随后又将他转入北京陆军总医院治疗,但为时已晚,他不幸于1960年3月7日病逝。病重期间,总政宣传部长姜思毅亲自到医院慰问,病故后,总参炮兵司令部为他举行了隆重追悼会,总政、总参等领导机关送了花圈和挽联。根据他生前的表现和对党的事业所作出的特殊贡献,经炮兵学院政治部提议,张家口市人民委员会同意,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