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人,1956年12月13日出生在澧县金罗镇高家村刘家湾。父亲陈德思,母亲谭正银,生育了6男2女,陈久清排行第五。他8岁时,到当地公和小学发蒙读书,五年小学期满后,即升入附近的高农学校初中班就读。1972年初中毕业后,回家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陈久清从小身体健康,初中毕业时,已长得体格魁梧,身强力壮。他诚实憨厚,讲话不多,且为人正直,办事认真,左邻右舍都对他赞不绝口。当年,民兵组织招收他参加基干民兵,在战备训练中,他不怕苦,不怕累,刻苦学习射击、投弹等本领,每次训练打靶,都获得良好或优秀的成绩。
1973年6月,陈久清向当地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提出申请,要求加入共青团。当年7月,根据他在民兵工作中的表现,公社团委批准他加入共青团。
陈久清除参加集体生产和民兵工作外,还积极参加公社组织的到外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1972年冬到1973年春,他到枝(江)柳(州)铁路金罗地段修筑铁路;1973年冬到1974年春在澧县多安桥堵口、抬堤工程修建兰江闸;1974年冬到1976年春参加澧县山门水库的建设。在历次铁路建设和水利工程中,由于他吃苦耐劳,完成任务好,曾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1976年初,澧县开展征兵工作。此时,陈久清正在山门水库工地参加劳动。为了保卫祖国,他积极报名应征,经体检合格,被批准入伍。在新兵换上军装准备踏上征途的前一天,他还推着手推车,到山门水库工地推了一整天土。
当年3月,陈久清被编入广东省军区独立第6营3连当战士。翌年3月,调到广东省湛江军分区独立第2营2连当战士。1978年4月,提升为该连班长。
陈久清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刻苦参加军事训练,服从组织,遵守纪律,从1976年3月到1978年6月,由于在政治学习、军事训练、部队调防、实弹射击和完成任务等方面表现突出,曾先后受营党委口头嘉奖1次,连口头嘉奖6次。1978年9月,陈久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宣誓时,他说:“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保卫祖国的神圣边疆,我一定刀山敢上,火海敢闯,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1978年冬,背信弃义的越南当局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严正警告,在我国边境进行武装挑衅,他们蚕食我国土,枪杀我边民,掠夺我边民财物……这一桩桩罪行,激起陈久清满腔怒火,为了还击越南侵略者,他多次向组织申请,要求到前线保卫祖国边疆。组织批准了他的要求,他被编入湛江军分区补训团参加战前训练。
1979年2月17日,我国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陈久清又一次向组织申请,坚决要求上前线。19日,陈久清被分配到陆军第55军163师487团2营4连,487团素称“红军团”,连政治指导员向他介绍“红军团”的光辉历史。连长告诉他,部队即将对敌阵地探某发起攻击,鼓励他在攻击探某的战斗中立功,并安排他担任3排班长。
探某位于同登东南约1公里处,扼守同登通往谅山、高平、太原等城市的铁路和公路的咽喉要道,附近有18个海拔280米至300米互相连接的高地,山上杂草、灌木丛生,便于隐蔽。越军在这里构筑了大量的坑道、暗火力点以及纵横交错、互相连接的堑壕和暗道,易守难攻,驻守在这里的是越军所谓王牌“飞虎团”第3师12团的一个加强营,配备着高射炮、加农炮和高射机枪等大批轻重火器。
19日17时30分,2营发起了对探某敌人的首次强攻。在连长的指挥下,陈久清带领全班战士向某高地发起攻击。战至20日3时,攻占了这个高地。敌人不甘心失败,先后发起3次1至2个排兵力的反击。陈久清和战士们一道进行抗击,旋奉命就地组织防御,做好继续进攻的准备。
20日18时30分,2营发起第二次进攻。陈久清带领战士随部队出击,但由于地形复杂,进攻受挫。
22日凌晨,在友邻部队炮火的支援下,2营又一次向探某发起强攻,4连奉命担任主攻。陈久清带领战士向敌人盘踞的某高地摸去。晨曦中,他们悄悄摸到了敌方高地山腰的堑壕,敌人尚未觉察,陈久清和战士们一起,一个箭步逼近堑壕,一阵急促的射击,消灭了堑壕里的敌人。枪声惊动了山头的敌人,他们朝下拼命地扫射,丢手榴弹。陈久清等跳进堑壕,连长立即组织两个战斗小组,向山顶的敌人出击。陈久清带领一个小组向山顶匍匐前进,离山顶只有30米了,陈久清等挥臂投出一枚枚手榴弹,朝越军阵地劈头盖脑地扔去,爆炸声中夹杂着越军的嚎叫。但他们不甘心失败,仍进行殊死反抗。陈久清和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冲锋,对敌人猛烈扫射,打死了3名敌人。就在这时,敌人的一枚手榴弹落到陈久清身边爆炸,弹片划开了他的颈动脉,陈久清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后,部队给他追记二等功,授予其“革命烈士”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