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宁市大堡乡乔木村人,1958年9月生。1973年于常宁四中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陈菊生1.68米高的个子,1978年3月入伍刚当兵的时候,说话都腼腆脸红,可是小伙子工作主动,办事情很认真,有一股虎劲儿。连队干部战士都喜爱他,他被推选为共青团支部委员。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当兵不满一年的陈菊生和战友们怀着对越南侵略者的满腔怒火,奔赴战场,决心为保卫祖国杀敌立功。在攻打谅山的战斗中,陈菊生所在的一连担负着坚守一号高地的任务。这山不高,位于巴别东侧,奇穷河北岸,恰卡在北至同登、谅山,南至河内、大原的公路岔口上;山下不到300米处,就是奇穷河上沟通南北的巴别大桥。一连把守在这里,如一把巨大的铁钳,卡断了谅山之敌的退路,也堵住河内、大原之敌的北援。我军的主力已迫近谅山的北市区,越南当局自吹“坚不可摧”的北方要塞,已危在旦夕。此时,敌人为了挽救谅山之敌的覆灭命运,不惜血本,与我军拼死争夺一号高地。一连的指战员决心与敌人决战到底。打硬仗,打恶仗,夜以继日,在阵地上整整坚守了9个昼夜,打退了敌人12次反击,消灭敌人240多人,俘3人,胜利完成了断敌退路、阻敌增援的光荣任务,配合兄弟部队打下了谅山,打过了奇穷河。一连荣获“阻击英雄连”的光荣称号,陈菊生荣立三等功。
对越自卫还击战历时30天,我们取得了胜利,不但沉重打击和严厉惩罚了越南侵略者,而且使我部队在实战中提高了综合实力。陈菊生在寄给父母的信中写道:“我太激动了,部队是个大学校,战场更是革命的大熔炉,什么思想渣滓、意识杂质、感情隔膜统统消失殆尽。短暂的战场生活胜我读过十年书。真是战场能把人生的经验浓缩,在和平环境里,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学不到的东西,在战场上很快就得到了。告诉双亲一个好消息:我已经向指导员交了入党申请书……”
因为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经受战场锻炼的陈菊生进入军校学习。在军校中,他学习十分认真刻苦,各科成绩优秀,被评为优秀学员。1981年毕业后,陈菊生被分配到35285部队3营7连任排长,成为一位带兵的年轻军官。1983年陈菊生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越南侵略者不甘心失败,蓄意对我报复,又在我边境制造事端,把罪恶的枪口再次对准我边境军民,我不得不加强边境防御,云南边境上又燃起了战火。陈菊生所在的7连是敢打硬仗的“攻坚英雄连”,这一次,又投入到老山前线1153高地防御战斗。越军一个团被我军穿插包围,成了瓮中之鳖,狗急跳墙的越军企图从十号公路突围,7连就把守这个口袋口,陈菊生的3排把守附近1153高地,也是一个关键的道口。
5月31日凌晨4时20分,越军一个加强连的兵力,由猛烈的炮火助威,乘着浓雾扑来,妄图攻占3排坚守的1153高地。输红了眼的越军是来玩命的,一场恶战开始了。排长陈菊生临危不惧,带领通信员董事业冲出排指挥所,迅速运动到最前沿堑壕内,鼓励战友们:“不要慌,沉住气,把敌人放近了才打,听我的命令射击。”敌人没有受到预料中的还击,以为是炮火起了作用,胆子更大了。有一个当官的竟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喊:“缴枪不杀!”战士们实在忍不住了,陈菊生却还是不下射击命令。40米,35米,机枪手刘光喜握着机枪柄“咔叭咔叭”直响,班长卞士富的冲锋枪把肚子都顶疼了,陈排长还是不吭声。30米,最多只有30米了。陈菊生大喊一声“打!”“打!”字几乎和机枪、步枪、冲锋枪、手榴弹一起射向敌群,一排排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机枪、冲锋枪吐出火舌,像暴风般地扫向敌人。陈菊生一口气扔出了十来颗手榴弹,卞士富一口气打了300发子弹!越军遭到突然的猛烈射击,阵脚大乱,气焰顿消,丢下了二十多具尸体。掉头就往回跑。敌人这次败下阵去之后,好长时间没有敢再动。估计是懵了头,在调整部署。陈菊生也抓住这个空隙,边指挥全排补充弹药,抢修加固掩蔽部、猫耳洞,边总结战况,表扬打得好的同志,并号召全排再接再厉,准备打硬仗,打出英雄7连的威风,坚决做到人在阵地在。
不甘心失败的敌人反扑开始了,一个加强排的兵力,轮番向1153高地扑来。陈菊生命令全排近敌歼敌,看准了敌人再开火。当先头6个敌人离第一道堑壕不到30米了,陈菊生扣动冲锋枪扳机,一个长点射,4个敌人还没来得及扣动枪扳机就一命呜呼了。随即他命令全排不要让敌人有喘息之机,顷刻间排里的轻重火器一齐开火,把越军压得抬不起来。这时我强大的炮火也砸了过去,阵地前敌人尸骨横飞,鬼哭狼嚎,活着的没命地往回逃窜。
时至上午9时,陈菊生带领全排先后打退了敌人5次进攻。他看到战士们十分疲劳,刚准备休息一下,敌人又进行猛烈的炮击,炮弹一阵接着一阵在阵地上爆炸,本已残缺的工事几乎全被摧毁,有4位同志相继负了伤。陈菊生根据1979年参加自卫还击作战中的经验,判断敌人又要反扑,果然炮火一停,越军又逼近了3排的前沿阵地。陈菊生叫通信员董事业坚守一哨位,自己一面呼唤我炮火实施拦阻射击,一面到各个哨位鼓动大家勇敢战斗,狠狠打击敌人。可是正当他回到通信员的哨位旁边时,敌一发炮弹呼啸而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菊生猛地把董事业扑倒在自己身体下面。响声过后,董事业受了轻伤,而陈菊生却被罪恶的弹片夺去了年轻的生命。战士们见排长牺牲了,悲恨交加,大喊“为排长报仇!”一鼓作气粉碎了敌人的反扑,胜利地坚守了阵地。
陈菊生生前与全排战士关系十分密切,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是战士们的好兄长,被大家誉为“我们的贴心人”、“我们的好排长”。接防以后,3排坚守的1153高地条件非常艰苦,在困难面前,陈菊生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而且以身作则,处处做榜样,配发的水果罐头他舍不得吃,送给了体弱的同志;晚上他陪哨兵一起放哨,把风油精、驱蚊剂全部送给了放哨的同志。他牺牲后,全排同志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兄长、好排长而泣不成声。
陈菊生在生死关头,毅然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用鲜血和生命在我军爱兵史上写下了新的一章。战后,为表彰陈菊生的英雄壮举和高尚情操,部队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湖南省军区批准陈菊生为革命烈士。部队还派人专程把陈菊生的骨灰送回他的家乡,在他家乡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乡亲们依照烈士父母的意愿,在陈菊生小时候常去玩耍的围家岭山包上,建了“陈菊生烈士之墓”。《湖南日报》以“舍身为战友,碧血洒老山”为题报道了陈菊生的英雄事迹。中共常宁县委发出了《关于向陈菊生烈士学习的通知》,号召全县人民学习烈士的高尚精神品德。《常宁县志》编纂委员会决定把陈菊生的英雄事迹载入“常宁英烈”章节之中,以存史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