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人,1957年1月19日出生于今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民东村杨家组。其父亲陈望国,母亲邓菊枝,均系本乡农民。陈晰文在家排行老二,哥哥陈晰利是人民教师;弟弟陈晰致以经商为业,妹妹陈黄在陈晰文牺牲后,接过哥哥手中的钢枪,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41军112师365团任战士,退役后被安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168医院工作。
1962年9月,陈晰文在附近的民东小学启蒙读书。
陈晰文自小思维活跃,记忆力强,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打雷和闪电的时候,是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全班同学只有陈晰文一人回答说:“先看见闪电。”老师问他道:“是不是有人曾经教过你这方面的知识啊?”陈晰文回答说:“是您以前告诉过我们,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所以一定是先看见闪电。”同学们听了,啧啧称赞。
1968年9月,陈晰文升入洞庭公社人民中学。中学时代,陈晰文最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把保尔·柯察金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他曾对要好的同学讲:“我决心做保尔·柯察金式的青年,把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献给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1971年,陈晰文升入常德县六中(今鼎城区第六中学)继续高中学业。
1974年,陈晰文高中毕业后,经组织选拔和推荐到洞庭公社中学任民办教师。这是农村青年梦寐以求的职业,然而陈晰文对此并不满足。
|976年,全国征兵工作开始了,陈晰文积极报名应征。1977年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41军122师365团五连四排炮班任战士。
来到部队,连指导员在新兵欢迎会上讲的一段话令陈晰文刻骨铭心:“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我军涌现出了无数像杨靖宇、董存瑞、黄继光式的英雄,为什么英雄们打仗不怕死呢?因为他们懂得自己的牺牲会换来祖国的光明和人民的幸福,可以使全国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使我们的亲人过上幸福的日子!”从此,陈晰文心中时刻装着英雄的形象,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把自己锻炼成一名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动声色的英雄,为了祖国的繁荣,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奉献自己的全部甚至生命!”
在军事训练中,陈晰文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掌握了过硬的军事技能。在连、营、团的军事技能比武中,他多次凭着优异的成绩得到上级的嘉奖,获得“训练标兵”、“个人全能冠军”等荣誉称号。
陈晰文在部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上他经常积极发言:“我们生在红旗下,强大的祖国是我们的母亲,身为军人,我们要做祖国的脊梁,只要敌人胆敢侵略我们,我们就坚决把他打倒,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还说:“有人见到我平时利用休息时间搞训练,很不理解,问我干嘛要吃那个亏?我想,艰苦的生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现在我们不吃点苦,不把本事学好,不把钢刀磨快,到了战场上怎么能杀更多的敌人!”
平时,他自觉坚持以雷锋为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抓紧时间学习文化知识。不管工作多忙,时间多紧,他总要挤出时间读书看报、写心得、记日记,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因此连里、营里、团里经常抽他去协助写材料。他还经常为生病的战友打水、送饭;时常打扫排里的卫生责任区;休息日,他主动到炊事班帮忙提水、煮饭;连里与当地群众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他积极参加。他因此多次被评为学习雷锋积极分子,战友们称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1977年10月,陈晰文被任命为炮班班长。
1978年7月,因陈晰文工作积极,思想进步,素质过硬,组织安排他到师部军官培训班学习。
1978年10月,陈晰文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陈晰文学习期满,以优异的成绩结业,组织安排他担任第365团五连四炮排排长。
1979年,刚过完春节,我国南疆边陲失去了往日的宁静,背信弃义的越南当局顽固地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肆无忌惮地对我边境进行武装挑衅。作为一名军人,陈晰文耳闻目睹了越军倒行逆施的行为,愤慨万分,恨不得立即操起手中的钢枪,去严惩可耻野蛮的侵略者。部队开始了临战前的紧张训练。不管天气如何恶劣,陈晰文每天深入训练场,带领战士苦练杀敌本领,常常满身汗水满身泥。根据南疆山区森林茂密、荆刺丛生、地形复杂的特点,陈晰文要求全排战士在掌握操炮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训练操作肩炮的技术,以利于灵活机动杀敌。
1979年2月16日,第365团接到攻打敌长白山主峰的任务,五连奉命攻取敌马利村,连长安排一排为主攻,二排为第二梯队随一排跟进,三排作为预备队,以火力掩护,陈晰文带领炮排负责为连队打开通路。
马利村前是一片开阔地,地势起伏,从近到远逐渐升高,村庄里零星地散布许多农舍。据敌情通报,在两周以前敌人就在村庄里布署了兵力,修筑了工事,村庄周围布满了地雷和铁丝网,对我军造成极大的威胁。在战斗开始前,营长说:“攻打马利村,是我营的第一仗,也是你们连队的第一仗,无论如何要拿下来!”陈晰文深知这是领导对五连的信任,如果打不好会影响全营向朔江方面突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挥炮兵的优势,为步兵兄弟扫清障碍,夺取马利村!”
1979年2月17日凌晨,南疆边陲,我军万炮齐发,对越自卫还击的战斗打响了!
为了发挥火炮在战斗中的最大威力,在连长的指挥下,陈晰文以身作则,尽量靠前观察目标,亲自测量计算,装定表尺和装填炮弹。战斗开始10分钟后陈晰文果断命令阵地前移,向敌纵深发展,从马利村方向配合步兵攻占735高地。全排战士立即行动,陈晰文带两名战士先行潜伏到无名高地勘察地形。部队到达预定地点后,陈晰文命令战士们先不要开炮,要求每人找准1~2个目标,计算好数据,安排好步骤,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正面之敌未发现我方阵地之前,一举歼灭敌明火力点,解除敌对我正面之威胁。
各炮准备完毕,陈晰文一声令下:“开炮!”全排火炮齐发,不到一分钟敌人正面的九个火力点全部被我摧毁,成了哑巴。“痛快!”陈晰文连声大喊,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紧接着他立即组织战士向四周侦察,找准敌暗火力点的位置予以歼灭。不久,我步兵顺利地占领了马利村和735高地。这一天,炮排共摧毁敌山洞、敌明暗火力点73个,攻占山头7个,歼敌100余人。
马利村和735高地面前是冲天而起的长白山主峰,敌军在此部署了近两个连队的兵力防守,长白山主峰后面的平顶山、尖咀山、乱石山、马鞍山四个山头一线排开,敌军在这四个山头上修筑了暗堡和堑壕。营长命令六连配合五连攻占尖咀山、平顶山、乱石山、马鞍山四个山头,以断敌退路,配合全营歼灭长白山之敌。
2月18日凌晨1时,陈晰文带领全排战士和连队一起从735高地出发,穿插六公里,从侧面包抄长白山主峰之敌的后路,到达平顶山。平顶山是马利村至朔江公路的必经之地,海拔600余米,山势前缓后陡,易守难攻,越军在此布置了两个排的兵力,企图凭借“天险”阻止我军向朔江挺进。
在陈晰文带领全排战士向平顶山推进的过程中,敌人趁我火炮运动不便,凭借居高临下的火力点向我军猛烈扫射,两挺高射机枪构成的交叉火力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陈晰文立刻命令全排隐蔽,并指挥排里的战士进行火力掩护,自己则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迂回接近敌火力点,用手榴弹炸掉了敌人据守的岩洞暗堡,消灭了敌人。
上午10时,陈晰文带全排战士攻上了尖咀山,至此,四炮排已配合五连步兵占领了平顶山一线四个高地,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山上敌人已大部分被消灭,仅存残敌。为防止长白山主峰200余名敌军从后山逃走,陈晰文命令全排战士由炮兵改为步兵作战,搜索尖咀山上的残敌,巩固阵地,做好阻止长白山主峰之敌向尖咀山突围的战斗准备。
傍晚,长白山主峰之敌准备弃山突围,企图从五连的阵地上撕开一条通路,于是组织火炮向五连所在的四个高地发动总攻。各山头山洞中残余的敌军也伺机而动。一时间,各山头炮声大作,火光四起,岩石和树木的碎片四处横飞。陈晰文迅速组织战士躲进山洞以避开敌军火炮的攻击。一个、二个……陈晰文一边默念着躲进掩体的战友的数字,一边不顾弹雨横飞,在阵地上四处寻找隐蔽的战友。正当陈晰文准备躲进山洞躲避时,一颗炮弹在他身边不远处爆炸了。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陈晰文当场壮烈牺牲。
1979年4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陈晰文为革命烈士。同年,第365团五连被广州军区授予“攻坚英雄连”光荣称号。第122师为陈晰文追记二等功。(来源:《三湘英烈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