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人,1949年4月17日出生,汉寿县株木山乡清水村清水塘人。这里地处丘陵,清澈的塘坝库水,美不胜收。
戴益国的祖父戴笔峰,有田土50亩,耕牛农具齐全,还佃租水田20亩,其收入除维持全家22口人的生活开支外,尚有剩余谷放债。戴笔峰在7个子女中着重培养一个叫戴笃义的儿子(即戴益国的父亲)读书。1948年,戴笃义在汉寿县的最高学府——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家务农。1949年底,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戴笃义从外地调汉寿县兵役局任民兵组织科参谋。1955年,兵役局军官已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于是戴笃义将其妻刘玉林、子戴益国一并从乡下迁到了汉寿县兵役局居住。
戴益国的母亲刘玉林,是个性情开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贤妻良母,对儿子要求严格。因此,戴益国和两个弟弟从小到大,处处循规蹈矩,从不惹是生非。戴益国的父亲戴笃义,是个工作积极、不善言谈的诚实人。他很疼爱孩子,时常讲故事给孩子们听。在湘西剿匪时他和一个战友,奉命乘夜深之际,去深山老林生擒一个土匪回来的惊险经历给戴益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55年2月,戴益国已进校读书。孩童时期的戴益国,只爱学算术(数学),不爱学语文。结果还是语文成绩最差,数学成绩最好。这样,小学勉强读了7年便失学了,在家捞烧柴、捉鱼、扯野菜……,有时父母工作忙,就在家带两个弟弟。
1963年,戴益国的父母针对他的性格,动员他学木匠。于是,他在县建筑队黄春江木工师傅手下学徒。当时的县建筑队是一个有几百职工的大集体单位,工地遍及全县各地。从此,戴益国从家庭走入了社会。在学徒期间,他非常尊师好学。戴益国有早起的好习惯,不管工地在那里,他一早就主动给师傅打洗脸水、漱口水,晚上还打洗脚水。
戴益国个子虽不高,但身体素质好,心灵手巧,制作木器又快、又好。在两年学徒期间,县建筑队的师傅们安排数个木工徒弟在县招待所比试木工操作,戴益国获得了数量、质量第一的好成绩。
他在木工的闲余时间,主动参加学习泥土、混凝土工、电焊工的操作和简易的建筑描图。不几年,这些工种都学会了,成了建筑行业的多面手。1964年,被招为县建筑队的正式职工。
戴益国一贯谦虚谨慎,工作勤奋。“206”(微波站)、雷达站等一些重要单位的修建,组织上总选拔他参与;建筑行业的工地分散,工人的调动频繁,有个别工人不愿离城,不愿到生活艰苦的地方去,戴益国对调动从未讲过价钱。
1979年,县建筑队升格为县建筑公司。同年春,戴益国被选送到湖南省建筑工程学校学习预决算。由于他勤奋好学,结业考试时,名列前茅。同年6月,公司领导将他分配到常德市工地任预决算员。预决算工作资料多,按理应有正规的办公室。可戴益国办公不讲条件,背着袋子长年累月在第一线办公,与职工们同吃同住,每月还挤出4~5天时间参加施工劳动,且不计报酬。深受职工所钦佩。1980年,31岁的戴益国订了一门亲事,为了工作,三次推迟婚期;他原来抽烟、喝酒都会,担任预决算工作后,烟酒彻底戒了,并真正做到请吃不到,送礼不要。市区曾一度社情复杂,偷、抢、奸淫情况时有发生,使少数青年职工思想受到影响,有不行正道的动机,戴益国抓住这一苗头,便分别和这些青年职工从交朋友入手,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使11名青年职工转变了思想,安心了本职工作,他们中不少家长亲自向戴益国道谢。
戴益国担任预决算工作4年来,经办的工地13处,建筑面积35000多平方米,工程项目17项,造价305万多元,都经得起检查,多次荣获常德地区建委、常德地区建设银行的表扬和奖励。戴益国在政治上追求进步,先后4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决心接受组织的考验。
1982年10月,戴益国在驻常德市的湖南省邮电器材三厂建筑工地工作。10月22日1点20分,一名被公安机关追捕的杀人犯身带手枪,撬门窜入邮电器材三厂基建工地的汉寿县建筑公司女工宿舍内,采取残暴手段,企图强奸熟睡中的女青年。戴益国听到呼救声、枪声中,不顾个人安危,手持扁担,箭步冲往出事地点。当时,戴益国已见前面一人中弹倒下,他却毫无畏惧,舍生忘死地冲上前与罪犯搏斗,不幸连中两弹,倒在血泊之中。经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3点在常德地区人民医院不幸逝世。
1982年10月24日,中共汉寿县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为戴益国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12月25日,汉寿县总工会授予戴益国为“模范工会会员”的光荣称号。12月26日,汉寿县委组织部追认戴益国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83年3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戴益国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