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源县人,曾用名黄小军。1967年12月出生于桃源县车湖垸乡黄土村。1970年,黄志军刚满3岁,其父亲黄跃荣与母亲张金云就离了婚,父亲带着他和不满7岁的姐姐黄辉先,来到桃源县桃花源镇黄土坡村3组安家落户。
1975年,黄志军8岁时,在黄土坡小学启蒙读书,他从小就十分敬佩英雄人物,经常阅读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王杰等人的英雄事迹和他们的日记,还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把雷锋的照片剪下来,端端正正地贴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烈士们英勇献身的精神在他纯朴、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为他日后的人生之路注人了新的血液。
1977年冬,年仅10岁的黄志军家不慎失火,原本不多的家产瞬间化为灰烬。从此,他家成了全大队的特困户。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和姐姐仅靠体弱多病的父亲抚养照顾,黄志军念完小学就被迫中断学业。黄志军知道,虽然家里贫穷,但在最困难的时刻,是共产党和当地人民政府以及乡亲们帮助他家重新盖起了住房;每当青黄不接的时候,又是党和政府给他家送去了钱和粮食。他常对乡亲们说:“我的这个家,我这条命,是党和政府给我的,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萌发了长大后一定要报答党、报答乡亲们的愿望。为了减轻国家负担,尽量少给党和政府以及乡亲们添麻烦,年少的黄志军就养成了自力更生、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十几岁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家中缺少劳力,他便将家中的农活包起来,起早贪黑地干。他曾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靠自己奋斗彻底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富裕。
“人生在这个社会上,就要为社会做一点贡献。”这是黄志军做人的口头禅。哪户人家有急事,他总是跑前跑后,哪家修房缺劳力,他不请自到。就是外地人有了难处,只要他知道了,他也总是慷慨相助。同组青年郭春祥在沙坪镇当教师,父亲病故后,家中只剩老母亲1人。每年“双抢”期间,黄志军总是放下自家的农活,首先帮郭的母亲搞“双抢”。本村7组村民刘中贤是个残疾人,用水不便,想在家门口打一眼水井,但由于本人行动不便,多年的夙愿一直未能实现。黄志军得知这一情况后,便主动上门为其打井,一连干了4天,直至水井打成。
一天晚上,邻居郭梅枝与儿子为一些家庭琐事大吵大闹,深夜还没停止。外出回家准备休息的黄志军听到吵闹声后,急忙穿上衣服来到郭家,一进屋,双方都将他拉住,诉说自己的道理,黄志军心平气和地对吵闹双方进行劝解,没有一句大道理,也没有一句训斥,寥寥数语,入情入理,使郭家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
黄志军在这些平凡的分外事中送走了23个春秋,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有的人深感过意不去,要给他付工钱,或请他吃餐饭以表谢意,但黄志军请吃不去,给钱不收,以各种理由婉言谢绝了。
黄志军对父老乡亲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社会丑恶现象却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毫不留情。只要见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他总是挺身而出。
1991年3月的一天傍晚,黄志军从外村回家途经一岔路口时,忽然看到前面公路上黑压压地围着一群人,他急忙跑过去,发现一名青年被两名流氓缠住,一辆自行车倒在中间。经了解,黄志军得知这两个流氓为了敲诈这个青年的钱财,骑车故意从那个青年身边擦过,车倒人翻,爬起来说是那个青年将他俩推倒的,逼那个青年赔自行车,出医药费。崇高的社会责任感驱使黄志军冲到那两个流氓面前,大声问道:“你们讲不讲理?”那两个流氓刷地亮出弹簧刀,威胁道:“敢上来,我们就捅死你。”黄志军不吃这一套,步步逼近,拳脚并用,与两名流氓厮打起来,在周围群众的相助下,两名流氓夺路而逃。之后,黄志军又将那个被欺青年护送回家。
1991年4月的一天,黄志军路过一家商店门口,突然听到“抓贼”的喊声,同时,黄志军看见一个贼头贼脑的青年人拼命逃跑。
“站住!”黄志军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刚才我看见你偷了两条香烟,把它交出来!”
那贼见黄志军赤手空拳,又是单独一人,便拔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威胁着说:“你吃多了,关你屁事!”
面对这一切,黄志军镇静自若,毫无惧色,呼地一下冲上去,一把夺下了窃贼手中的匕首,盗贼被制服了,乖乖地交出了所盗香烟。
桃源历史悠久,人杰地灵。1991年6月18日,一位普通青年农民的名字和他的英雄壮举,又将永远留在桃源人民的记忆中,为古老的桃花源谱写一曲新的篇章而载入史册。
这一天,黄土坡墟场正逢场期,人声熙攘,热闹非凡。在人来人往专注买卖的人群中,夹杂着两个龌龊的灵魂,以贪婪的目光捕捉着自己的目标,嘀咕着:“当今社会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今天人多机会好,要搞几个烟钱花花。”时至中午,两个家伙在市场一角瞅上了一外地卖塑料制品的个体商贩。
“伙计,搞点烟钱怎么样?”
这两个家伙边说边抓起一捆晒衣钩、一个喷雾器,嘴里油腔滑调地说:“走,哥们换烟抽去。”
“大白天,你们怎么抢东西?”那个外地个体商贩气愤地说。
“哟!你还不老实。”抢衣钩的那个家伙立刻拔出一把弹簧刀架在那个体商贩的脖子上。
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纳入黄志军的视线,火气、热血一下窜上他的脑门:“光天化日,公开抢劫,国法不容!”他一个箭步冲上去,大吼一声:“住手!”这两个家伙一惊,放弃了那个个体商贩,手持尖刀,露着凶狠的目光向黄志军紧逼过来。
“少管闲事,不然我就叫你上西天!”
“今天我管定了!”黄志军正气凛然、毫无惧色地说。
这两个家伙眼看来者不善,其中一个抽出皮带向黄志军身上打去,黄志军一拳就把他打开了。另一个家伙拔出一把明晃晃的长水果刀正向黄刺去时,被青年郭福祥、李吉安两人拦住。在这瞬间,手持皮带的那个家伙拔出弹簧跳刀,猛然刺进猝不及防的黄志军的背部,顿时,如注的鲜血喷了出来。黄志军忍着剧痛,毫不退让,像一头发怒的雄狮,操起一把小木凳横扫过去,只听那个家伙“哎哟”一声,手中的弹簧刀被打掉了,黄志军乘机一拳将他打入身后的一条水沟。另一个家伙见同伙被打入水沟,手持一把水果刀疯狂地向黄志军扑来,黄志军左闪右闪,瞅住机会,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忍着剧痛,将他一把拦腰抱住。被打入水沟的那个家伙爬起来,凶残地向黄志军头上猛打。在大量流血、生命危急的情况下,黄志军舍生忘死与两名歹徒顽强搏斗了10多分钟,终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黄志军倒在血泊之中。
大家怀着一线希望,抱着他直奔医院。数以百计的群众聚集在路口,有几岁的娃娃,有七八十岁的老人,默默地期待着、祝福着、盼望着好人能抢救过来。十几分钟过去了,黄志军又被抬着折转回来,人们抢救他的希望破灭了。
黄志军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秩序,见义勇为,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走完了23岁人生旅程,用生命和鲜血为桃花源奏响了又一曲无私奉献的英雄凯歌。
英雄牺牲了,歹徒逃跑了,人民群众愤怒了。桃花源区委、区公所,桃花源镇党委、政府和县公安局迅速作出反应,展开了一场围追堵截罪犯的人民战争,很快将歹徒抓获。
经审查,两名歹徒是外乡镇流窜到黄土坡村墟场寻机作案的魏治初、郭红飞,其抢劫、杀人罪行最终难以逃脱法律的严惩。
黄志军牺牲的消息传开后,从干部到群众,从妇孺到孩童,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黄志军牺牲的当天,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纷纷解囊捐款,有干部职工,有个体户,有农民,还有过路的群众……短短几个小时,捐款就达600多人2000余元。
当天晚上,为寄托哀思,黄土坡村的人民群众又自发组织起来,连夜赶扎花圈,将回忆和思念凝聚在片片彩纸、朵朵白花上,掺和着泪水一起编织在花圈花篮里。
19日下午,桃花源镇党委、政府在黄志军家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黄土坡的群众早来了,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也赶来了,4000多人冒着酷暑烈日挤在黄家小院四周。人们脸上挂着泪花,个个悲痛万分。
灵车徐徐启动,人群中传出一片抽泣声,悲哀把整个村庄淹没了。被黄志军从歹徒刀下救出的肖再春,在灵车前放声痛哭。
一位老大娘趴在灵车上放声痛哭:“志军,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早?你不能死呀!”
还有一位老大爷在黄志军牺牲后的好几天里,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来到村头一棵大树下,望着他牺牲的方向,直到天黑看不见人影才回家。
杨世明是个被人称为没有眼泪的硬汉子,自黄志军牺牲后,几天食不甘味,逢人便说:“我梦见黄志军还活着哩!”
人们这样思念英灵,是因为黄志军无私地将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奉献给了养育他的大地。人们这样思念这位普通青年,是因为从他的身上,看到了90年代新型农民的优秀品质。黄志军为维护社会治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代价将会启迪社会,启发人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做。
黄志军的鲜血没有自流。上千人围追堵截罪犯的宏大场面威震了全县以至邻县的有关地区。就在这一年,涌现了一批勇斗歹徒智擒罪犯的有功单位和先进个人,桃源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专门发出文件,通报表彰奖励了“扶正祛邪、为民除害”的基层单位4个、先进个人12名。
1993年4月,经桃源县人民政府研究,报请常德市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黄志军为革命烈士。黄志军的遗体被安葬在桃花源镇黄土坡村变压器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