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刘生福
性别:
朝代: 现代
生卒年: 1956 - 1979
籍贯: 湖南常宁
概括语: 湖南衡阳人,1956年6月出生于常宁市板桥镇西华村,1976年3月参军入伍,广西边防部队53253部队8连7班班长,1977年7月入党,曾荣立三等功1次。
  湖南衡阳人,1956年6月出生于常宁市板桥镇西华村,1976年3月参军入伍,广西边防部队53253部队8连7班班长,1977年7月入党,曾荣立三等功1次。

1979年初,越南黎笋集团在我边境燃起战火,和平的村庄被袭击,无辜的边民被杀害,锦绣河山被侵略。刘生福的胸中燃烧着复仇的怒火,从心底发出铮铮誓言:一定要让越寇偿还血债!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向连队党支部写了一份洋溢激情的决心书,上面写道:“……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担负着保卫祖国的重任,在面临‘惩越援柬’的战斗前夕,热血沸腾,斗志激昂,烈火在心中燃烧,手中的钢枪已擦得闪闪发亮,只要党中央一声令下,立刻(即)杀奔反侵略的战场。我向党掏出炽热的心声:为捍卫祖国的尊严,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领土的完整,我时刻紧握手中的钢枪。我向祖国发出我钢铁般的誓言:为未来的事业,为人民的安全,我刀山敢上,火海敢闯。战火中——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是我光辉的榜样。战斗中服从命令听指挥,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危险哪里去,不怕艰难,不怕牺牲,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就是流血牺牲也心甘情愿,学习英雄,敢做英雄,为祖国争光,为人民立功。一生一世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如果我在这次自卫还击战斗中牺牲了,望组织上不要将我的尸体送回我的故乡,也免去组织上的一切费用,让我的英灵在祖国的边疆上空飘荡。只要祖国繁荣昌盛,人民世世代代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我将在九泉之下长眠和微笑。”

2月初对越自卫还击战斗打响了,刘生福和战友们投入战斗,在20多个小时翻山越岭的穿插途中,手脚被荆棘刺破,他不叫苦,还帮同志们扛枪,扶新兵上路;多次攻占敌人盘踞的高地,他冲锋在前,像一只猛虎;多次坚守阵地,把干粮让给同志,把水省给战友。他牢记着自己的誓言,实践着自己的誓言。

3月7日晚12点钟左右,连队在复和县东南八子山地段一个山上扎营后,刘生福奉令带领尖刀班12名同志,担任潜伏警戒。刘生福接受任务后,分析了一下地形,认为潜伏到离阵地四五百米的公路边便于观察敌人动静,尽管离阵地远一些,但对防止敌人突袭,保护阵地安全有利。下定决心后,他们乘着夜色,进入了潜伏地点,12双锐利的目光仔细地搜索着观察地段的一革一木。不一会儿,突然发现敌人大约一个加强连的兵力,企图利用夜暗偷袭我后方阵地。情况严重,时间紧迫,已经来不及向连队报告情况。不能犹豫,刘生福当机立断,命令道:“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就在田埂下面待敌。来不及修工事,冲锋枪打开了保险,机枪抵上了肩,全班同志瞪圆了眼睛,屏住了呼吸,悄悄预压了扳机,等敌人靠近十多米远时,刘生福大喊一声:“打!”全班一齐开火,敌人走在前面的一个班稀里糊涂地见了阎王。

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惊呆了,立即组织力量,疯狂反扑。重机枪、冲锋枪一齐打来,六○炮弹也不时往阵地上调。刘生福借着火光,一眼瞅准了敌人六○炮的发射位置,马上喊:“机枪!”,并指挥着机枪打掉了敌六○炮。这时,疯狂的敌人除正面包围,还用火力封锁了尖刀班退路,连队3次派人增援,但敌人火力很猛,无法和尖刀班靠近。尖刀班处境十分危险,刘生福以传口令的方式鼓动大家:“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也是我们为人民立功的时候到了,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请班长放心!”全班几乎一样回答。刘生福又传口令:“每人准备一颗手榴弹,准备血战到底!”12颗手榴弹揭开了盖,各自塞在腰带上,关键时刻,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

战斗激烈进行,先后有3名同志牺牲,6名同志负伤,但同志们越战越勇,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反扑,打乱了敌人的偷袭计划。

激战5小时后,天近黎明,雾越来越浓,月亮也藏到山梁背后去了,山谷黑黝黝的一片。尖刀班这时如果趁夜色,完全可以安全撤回连队。可是,刘生福望着身边躺下的英勇牺牲的烈士,还有负了重伤的战友,心想: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班长,怎么能把他们丢下。他下了决心:我们活着的同志不能落入敌手。他向副班长说:“我是共产党员,留下来掩护,你带领轻伤员后撤!”

副班长说:“我机枪打得好,应该让我留下来!”

“班长,我们都不走,替你压子弹也好啊!”轻伤员们也不肯离开他们亲爱的班长。

“同志们,别这样。”刘生福安静地劝说大家:“现在咱们的任务完成了,能多回连队一个同志就多一分胜利。”有的同志还想说什么,被刘生福制止了:“同志们,就这样决定了!”

副班长坚持自己的意见,也留在了阵地,其他的同志互相照顾着撤回连队。从左边撤的伤员刚刚到达山沟沟口,从右边撤的伤员刚刚翻下土坎,敌人又发起反扑,刘生福和副班长各自把冲锋枪子弹袋、机枪弹盒收集起来,向敌人开火还击。

黎明,我部队主力奋起反击,把敌人全部歼灭后,指导员带领一个小分队来到尖刀班战斗过的地方,找寻刘生福和他的战友。只见刘生福面向敌人的方向,全身泥浆,伏在田埂上,在他前面两米多处倒着8个敌人。他右手握着冲锋枪,紧挨着他的身体还有一挺打坏了的轻机枪和一支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子弹袋、手榴弹袋、步枪子弹袋、机枪弹盒里的子弹全部打完。在他右侧十多米远处,副班长保持着和班长一样的姿势,手里抓着轻机枪,身旁放着一支半自动步枪,子弹也全部打完。在他们身后十来米远的地方,是一条干水沟,重伤员和烈士遗体放在那里。在尖刀班激战过的地方,横七竖八地躺着敌人54具尸体。

这是一个多么壮烈的场面!原来刘生福和副班长在还击敌人时,都被敌人子弹打中了,流淌着鲜血,他们咬着牙,背着重伤员和烈士,边打边撤,终于把重伤员和烈士转移到安全地带,最后爬不动了,还在还击着数倍的敌人,保护着重伤员和烈士,直到子弹打完,刘生福壮烈牺牲。

烈士遗体安葬在广西龙州县思奇村龙头山。

在刘生福烈士的追悼会上,8连指战员痛悼战友。刘生福向来勇挑重担,具有吃苦耐劳,关键时候挺身而上的气概。战前的8连在广东惠州临湖生产基地执行生产任务,有一次,初春一天早上,田间渠道缺口,眼看水漫渠堤就要冲毁稻田,刘生福闻信,带领全班飞跑过去,他第一个跳入齐腰深的水里打桩护堤,在冰冷的水里浸了两个小时;还有一次,深秋的晚上,台风袭来,为了保护菜棚,刘生福和战友们顶风冒雨干了3个多小时,把菜棚加固。

为表彰刘生福英勇的事迹和崇高品质,部队党委为他追记二等功,湖南省军区批准刘生福为革命烈士。

好战友,同志们永远怀念你。在为烈士写传的时候,刘生福的战友刘文彪深情地说:“生福战友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我们每年在他的生日、清明节和他牺牲之日,都要点燃一柱香火,遥望南天,奠一杯米酒,拜祭战友英灵。”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