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性别: |
男 |
朝代: |
近代 |
生卒年: |
1942 - ? |
籍贯: |
湖南长沙 |
概括语: |
湖南长沙市人,1942年7月4日生于衡阳市。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O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在叶轮机械流动机理研究和数值分析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主持研究开发的汽轮机通流部分气动热力全三维设计体系,继承了吴仲华等老一代科学家的成果,综合了当代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最新成就,使这一设计体系成为理论先进、系统配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工程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和设计工具,使中国汽轮机的气动热力设计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
|
|
湖南长沙市人,1942年7月4日生于衡阳市。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O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在叶轮机械流动机理研究和数值分析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主持研究开发的汽轮机通流部分气动热力全三维设计体系,继承了吴仲华等老一代科学家的成果,综合了当代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最新成就,使这一设计体系成为理论先进、系统配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工程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和设计工具,使中国汽轮机的气动热力设计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开发了后加载叶型、复杂三维造型叶栅、全三维流型等当代汽轮机通流部分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老汽轮机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加速了中国汽轮机基础部件的更新换代,使机组热力性能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水平。在中国火电站老汽轮机通流部分现代化改造工程中,主持了200MW等几种改造机级气动热力技术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方案制定、施工设计的实施与审核批准。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