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英雄模范
雷渊运
性别:
朝代: 现代
生卒年: 1964 - 1999
籍贯: 湖南蓝山
概括语: 湖南蓝山县人,小名运崽,1964年9月16日出生在蓝山县塔蜂镇半洞村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父亲雷裕祥,曾参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退伍回乡后担任农村基层干部三十多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民兵营长。母亲杨亮嫦,是一位忠实憨厚的农村妇女。
  湖南蓝山县人,小名运崽,1964年9月16日出生在蓝山县塔蜂镇半洞村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父亲雷裕祥,曾参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退伍回乡后担任农村基层干部三十多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民兵营长。母亲杨亮嫦,是一位忠实憨厚的农村妇女。

1971年冬,雷渊运步入半洞村办完小读书。在学校里,他听了老师讲雷锋行程百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故事后,经常把雷锋当做榜样,5个学期就做好事74件。1974年上期,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带上了红领巾。

1976年,他升入两年制的龙溪中学读初中。在当年3月学校开展的学习雷锋活动周中,学校组织学生向志愿军英雄邱少云、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张思德、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学习。老师要几个学得好的同学上台发言,当要雷渊运发言时,他因口才欠缺,未敢上台。但他在以后的一篇作文中写道:“张思德、邱少云、焦裕禄、雷锋都是为人民的利益献身的,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我现在还小,只能为人民多做些小事,我长大后一定像他们那样为党、为人民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出来。”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学校开门办学养猪,他就义务摘猪草、抬稻穗;生产队里晒谷子,他就利用假日为集体守鸡鸭;秋收大忙季节,他就为叔叔、伯伯们送茶水。由于他在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曾三次被班里评为三好学生。1977年学校团支部批准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

1978年7月,雷渊运在龙溪中学初中毕业后,因家境困难没有继续升学读书。不满15岁的他,在农村跟着父母看牛、割草、挖地、种田,样样都干。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他除了和全家人种好田外,还经常独自到县城给建筑师傅打小工,为家里挣些钱。雷渊运虽然奔波在艰苦的农村,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名共青团员;始终没有忘记学雷锋见行动的初衷。

1981年6月29日,倾盆大雨下个不停,半洞村旁的舜水河波涛滚滚。本村妇女胡香菊外出办事不慎滑入河中,正在远处稻田里干活的雷渊运,听到岸边孩童的呼救声,飞快跑到河边,二话没说跳进激流把胡香菊救上岸来。

1986年7月14日,逢舜水河暴涨,龙溪乡箭岑村3个女孩到半洞村走亲戚,过木桥时3个女孩同时掉进河里。雷渊运闻讯后立即与本村青年胡建康、胡忠春、胡国兵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3个女孩救上岸。

1988年2月7日傍晚,半洞村一村民房屋倒塌,刚过43岁生日的雷浩岩被一堵墙死死压着,喘不过气来。雷渊运闻讯后,抓起锄头火速赶到现场救人,村民说用锄头怕挖伤人,他便用双手把雷浩岩扒出来送到县人民医院抢救,雷浩岩终于活了过来。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双手已全部划破。同年4月18日晚,军属雷晋贤老人外出散步时,因抽风病发作摔倒在水田里,雷渊运发现后赶忙用板车将老人送到县人民医院,通过抢救,老人转危为安。

1996年冬,本村青年胡忠礼应征入伍。雷渊运每年都义务为胡忠礼家插田、割禾、挖地,当他家老人、小孩不敢过木桥时,雷渊运只要在家,都毫不犹豫地把他们一一背过桥去。

1997年4月22日,村民雷裕见因多种原因产生轻生念头,服下了剧毒农药,生命危在旦夕。雷渊运知道后第一个跑到雷裕见家中,及时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过来。

1999年6月25日,蓝山境内大雨滂沱,洪水泛滥。半洞村通往福镇村那座桥在80米宽的舜水河床中被滚滚激流泼打得摇摇晃晃,过往行人稍不注意就有掉进河里的危险。当天12时30分,大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塔峰镇龙溪中学16岁的女学生朱丽娜刚考完中专考试,打着伞推着自行车送另一女生胡良杰过桥回半洞村。行至桥中间,突然狂风大作,朱丽娜被卷进汹涌的河中,胡良杰准备跳河里抢救,但被自行车脚踏板绊倒在木桥上。刚从县城办事回来的雷渊运恰巧碰上,他向胡良杰高喊:“别跳了,太危险!让我去把他救上来!!”他飞也似的跑到河边,见朱丽娜被洪水冲走了几十米,便沿河堤冲到她前面,奋不顾身地跳进了波涛翻滚的激流。经过几番搏击。雷渊运终于追上了朱丽娜,他抓住朱丽娜的胳膊拼命往岸边游,但还未游到岸边,突然一个巨浪盖来,朱丽娜又被冲走,他再一次冲上去抱住朱丽娜的双腿使劲往岸边推,也因洪水太急未能成功。雷渊运改变方式,将朱丽娜托出水面,一点一点往岸边移,在经过一段险滩时,雷渊运头部撞得多处受伤,鲜血直流,全身发抖。朱丽娜又被劈头洪峰冲开到离他20多米远的地方。这时,雷渊运忘记了自己的一切,拼命追上了朱丽娜,他抓住朱丽娜的后衣领竭尽全力往岸边拉,但因河床太宽,水流太急,力气用尽也未把她拉上岸来,雷渊运本人也被汹涌的洪水卷走了。半洞村雷源保、雷渊桐、胡良丰等数十名青年农民闻讯赶到舜水河畔,他们边奔跑边大声呼喊雷渊运的名字。他们沿河搜寻,10余公里都没有发现他们两人的踪影。直到第二天上午洪水开始退却,村里人才在下游8公里外的河滩上找到了雷渊运的尸体。他已经面目全非,但手里还紧紧抓着朱丽娜的衣服布片。

雷渊运用自己35岁的生命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奏响了一曲舍己救人的凯歌,他走完了自己无私奉献的一生、壮丽的一生。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但给全县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雷渊运英勇牺牲后,村里400多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真是苍天流泪,草木含悲,全村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1999年7月5日,塔峰镇人民政府向蓝山县人民政府写出报告,请示追认雷渊运为革命烈士。1999年7月18日,蓝山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并下发了[1999]29号文件,号召全县人民开展向雷渊运学习的活动。1999年7月19日,蓝山县人民武装部颁布命令,授予雷渊运为“优秀青年民兵”称号。2000年5月15日,蓝山县人民政府向永州市人民政府上报了《关于追认雷渊运为革命烈士的请示》。2000年10月17日,永州市人民政府向湖南省人民政府上报了《关于追认雷渊运为革命烈士的请示》。2001年8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烈(2001)10号批复,批准雷渊运同志为革命烈士,并向蓝山县人民政府下达了《革命烈士通知书》。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