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人,1907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金顺乡(现五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与邻村姑娘凌三元结婚,先后生有15个孩子,但大多因病无钱医治而夭折,仅存活3个。因家境贫寒,他靠给地主打短工和到湘江捕鱼来维持全家生活。
周新发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嫉恶如仇,好为穷人打抱不平。1941年春节,同村刘正坤一家处于断粮状况,周新发连忙从家里不多的粮食中拿出40斤大米救济他们。1943年,他因组织村民抗拒国民党政府强征壮丁、收取苛捐杂税,遭到保长吴汉章和恶霸周满劣一伙的毒打。
1944年5月,日寇占领长沙,他被迫带领全家离乡背井。逃难途中,不幸被日寇抓去做苦工,饱受虐待和折磨。在做了7个月的苦役后,他终于寻找机会逃出了虎穴。1948年,他又因抗税、抗粮,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殴打,差点送了性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使周新发这样一个苦大仇深的农民翻身作了主人。他对共产党充满感激之情,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了民兵,并响应党的号召满腔热情投入到土地改革、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和农业初级合作社以及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等活动中,为建设新中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54年夏初,湘江爆发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面对洪水肆虐的严峻形势,为了保卫家园,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周新发积极投身到这场抗洪抢险斗争中。6月28日晚,洪水猛涨,金顺乡所属曹家矮洲有小管子渗水,堵塞不住,大家想到周新发谙熟水性,就去叫他。当时他已经睡了,听到有险情,他不假思索,起床披衣就往外跑。妻子怕他身体吃不消,不放心他去。他说:“大家的事情要紧,一定要去。”到达曹家矮洲时,他对护堤工作组长王再全说:“这个管子我坚决搞好,不搞好大家就会受损失。”他毅然挺身跳进水中去堵塞管子。在刚堵好这个管子的时候,忽然听见附近有打鼓声。他说:“这是靳顺乡出了险,快去!”他和护堤工作组长王再全又连忙跑向另一出险处毛家管子。当时已是第二天早晨三点钟了。毛家管子高约四市尺,管门是木制双合的,因日久失修,中间裂了一条约6市寸的缝,此时正大量渗水,十分危急,靳顺乡防水组已抛下去好几个麻袋,仍然没有堵住渗水口。周新发赶到后,看到险情无法排除,马上止住大家奠再抛麻袋,他说:“慢点,莫浪费了人民财产,等我下去摸清楚后再塞。”当时有人对他说:“周三爹,你还是不要下去吧,水太深了。”他坚决地说:“为人民服务不能怕困难,我下去,没关系。”说着,他一纵身就跳下水去了,把个人生死安危置之度外。数分钟后,水面有小气泡冒出,稍后冒了一阵大气泡,此后即无动静。岸上群众开始以为他能在水中潜很长时间,后来发现情况不对,一两个钟头后,才请人下去找他,发现周新发的两脚已被水吸入管门裂口内,上身直立,原来是因为水的压力太大,再加上他通宵没有睡觉,劳累过度,拔足不出,以致光荣牺牲。周新发这个淳朴善良厚道的新中国普通农民,为了人民财产的安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献出了他47岁的宝贵生命,释放出了生命的全部光和热,成为激励和鼓舞长沙人民战胜1954年特大洪魔的楷模。
周新发在抗洪抢险中一马当先,踏险履难,壮烈捐躯,表现了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表现了一个新中国的农民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决不偷生惜死的英勇献身精神和豪迈气概。周新发牺牲后,党和政府将他的遗体安葬在长沙市岳麓区金顺乡金牛村(现长沙市岳麓区岳麓街道办事处五星村)瓦灰塘螺陀山。1954年7月7日,长沙市防水指挥部发出通报,表扬他舍己为人的英勇行为。长沙市人民政府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他的墓前树立石碑,载明其奋力堵险光荣牺牲的事迹。同年7月20日,《新湖南报》头版刊登其奋力抢险的英雄事迹。10月,长沙市人民政府追认周新发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