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英雄模范
李承平
性别:
朝代: 现代
生卒年: 1948 - 1992
籍贯: 湖南浏阳
概括语: 湖南长沙人,1948年11月出生于浏阳县张坊禹门村一个农民家庭,由继父李正泉抚养长大,母亲陈梅香,勤劳正直。1956年,李承平开始在禹门初小读书。1962年,考入张坊附中读初中,任卫生委员。初中毕业后,15岁的李承平回家务农。他劳动积极,又有点文化,是生产队里的优秀青年。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湖南长沙人,1948年11月出生于浏阳县张坊禹门村一个农民家庭,由继父李正泉抚养长大,母亲陈梅香,勤劳正直。1956年,李承平开始在禹门初小读书。他读书用功,乐于助人,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一直担任班长。1960年在洞溪完小读高小,担任班上生活委员,奋发向上,成绩优秀。1962年,考入张坊附中读初中,任卫生委员。初中毕业后,15岁的李承平回家务农。他劳动积极,又有点文化,是生产队里的优秀青年。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当选为生产队长。接着,先后担任过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营长、治保主任、禹门村民事调解员、村委主任等职。1985年元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20世纪80年代初,禹门村部分农民家里还相当困难。作为村干部的李承平关心群众疾苦,对贫困村民他慷慨解囊,热情相助。枫林组村民温佐家的家里粮食缺少,李承平把自家的粮食送给他,宁愿自家少了粮食又到别处借。聚合组杨耀根家庭生活困难,李承平把自己本来十分有限的钱借给他。逢年过节杀了猪,李承平总是把肉赊给困难户,从来不去讨钱。他的助人为乐的精神,赢得了全村人民衷心的尊敬和爱戴,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李子”。李承平生性耿直,疾恶如仇。村里捉拿小偷、制止乱砍滥伐、查禁赌博活动等,他总是一马当先,他常说:“为了大家的事,我不怕得罪人”!

1986年,张坊乡党委和乡政府决定调他担任乡食品厂厂长,他服从组织安排,党指向哪里,他就奔向哪里,在厂长岗位上勤奋地工作。

1987年,张坊乡政府根据计划生育工作的迫切需要,任命李承平为张坊乡计划生育常年工作队队长,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天下第一难事”的任务,经常走村串户、与计划生育对象促膝谈心,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能心服口服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同时,在原则问题上铁面无私,工作于得很出色。

1990年,禹门村的群众再次选举李承平担任村主任,他毅然放弃自己在计划生育岗位上有可能转正当国家干部的机会,又回村带领群众奔富裕之路。他事业心强,工作极端负责,勇于开拓进取。禹门村红湖堤白1983年被洪水冲毁以后,水冲砂压的良田一直未能全面恢复。李承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1991年在县人大“社教”工作组的支持下,他与全体村干部一道,发动群众治理洪灾的创伤,大干农田基本建设,总长1060米的红湖堤工程于8月立项上马。他日日夜夜在工地督战,宁愿花钱请人为自家插田,也不下工地,工程紧张的时候,他三天三晚不上床,累出了一场大病。群众说:“李主任搞工程,差一点命都赔进去了。”经过日夜奋战,第一期工程当年竣工。这一工程能使600亩农田旱涝保收,可新增种植面积115亩。与此同时,投资7万元的低产田改造工程,岩前路、全丰路的修建,也在李承平的带领下全面动工。全年垦植桑园100亩,全村增加15万株蚕桑,新增种养专业户20户,为村民开辟了致富门路。

李承平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指导群众学科学、用科学。每年的早稻晚稻治虫防病季节,他爬山越岭打铜锣,指导群众抓住时机打药,以确保粮食丰收。1991年县里推广旱土育秧,李承平率先垂范,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试验,使这一先进技术很快在全村推广。他带领群众推广早稻良种“二九二选一”,先将自己的5亩责任田全部种上,亩产800多斤,从而使全村95%的早稻选用了这一良种,大大地提高了全村的粮食产量。

1991年冬,全村共产党员一致选举李承平担任党支部书记。他与全体支委推心置腹,亲密合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禹门村党支部由二类支部一跃为一类支部。作为党的支部书记,他热情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经常深入当地学校了解教学情况,给教师们排忧解难,给学校解决具体问题。他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严格,经常教育他们听党的话,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儿子李智勇,1989年光荣入伍,在部队表现很好,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军人。1992年被保送进了军事大学。

1992年6月22日上午,李承平从张坊乘车到浏阳城关为村上采购材料,在浏东线沿溪段发现自己的8元钱被扒,便一直注意着两个可疑的青年。当扒手把罪恶的手伸向一位老人时,李承平冲过去,一把揪住扒手的右手,大声喝道:“又扒别人的钱啦,把钱交出来!”刚刚刑满释放的扒手刘忠明,见李承平制止他,挥拳就打。正当李承平奋勇与他搏斗时,刘的同伙邓宗凡冷不防从后面掐住李承平的脖子,将其掼倒在地。刘忠明穷凶极恶地对着李承平胸腹部猛蹬数脚,致使肝胆内裂,造成大量内出血,经医院抢救无效,于6月23日下午不幸牺牲,时年44岁。  

6月24日,张坊镇陈家桥村到镇上,约二、三公里长的公路上,千多名群众肃立两边,一辆扎着大白花的汽车缓缓地从人墙之中驶过,鞭炮声不绝于耳。这是张坊镇群众自发地迎接他们忠诚的儿子——禹门村党支部书记李承平的归来,但归来的只是他的英魂……3天后,县、区、镇三级党政、人大领导及近3000名群众隆重地为他举行了追悼大会,悼念堂里,悬挂着一副长联:“承父母教督组织培养。为党员忠,为公仆勤,为人父人子尽责,平生耿介照肝胆,俯仰天地无愧怍;凭满腔热情一颗丹心,对群众亲,对歹徒恨,对故土故乡眷恋,从来毋忘思报国,如今捐躯写春秋”。这是对他光辉一生的高度概括。悼词中说:“李承平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鞠躬尽瘁,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社会主义事业。……我们要学习他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学习他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高尚风格;学习他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关心后一代,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致力帮助青少年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李承平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活在每个共产党员的心中”。

1993年7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李承平为革命烈士。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