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英雄模范
刘本栋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42 - 1986
籍贯: 湖南泸溪
概括语: 湖南湘西人,小名满老,排行第三,1942年8月出生在泸溪县石留坪乡石留坪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高中文化,共产党员。他父亲刘支成1942年在溆浦修飞机场时受伤而双目失明,丧失了劳动能力,于1959年病逝。刘本栋依靠母亲和胞兄刘本忠抚养长大成人。
  湖南湘西人,小名满老,排行第三,1942年8月出生在泸溪县石留坪乡石留坪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高中文化,共产党员。他父亲刘支成1942年在溆浦修飞机场时受伤而双目失明,丧失了劳动能力,于1959年病逝。刘本栋依靠母亲和胞兄刘本忠抚养长大成人。

1950年8月,刘本栋满八岁时入当地小学读书。土地改革时,家里分了田地山林,哥哥加入了农民协会,他第一次感到了人间的温暖,懂得幸福生活是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带来的。因而他热爱共产党,崇拜解放军,立志长大了当解放军。1955年8月,刘本栋进入兰村完小读书,他勤奋好学,成绩优良,深受老师喜爱。1957年8月考入兰村民族中学读书两年。1959年因是大跃进困难时期,他辍学一年,在家参加集体劳动。1960年7月刘本栋考入泸溪县第一中学读高中。当时,他听到征兵备战消息后,满怀激情,直接跑到县武装部报名应征,接兵的同志问他:你擅自跑来,要不要征求你家里人的意见?他说:“我家之所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共产党、解放军!我去参军,保家卫国,家里不会有意见的。”就这样,他正式入伍了,实现了他从小想当解放军的梦想。随队伍出发后,县武装部把他换下的旧衣服和生活用品寄送回去,母亲才知道儿子已到了部队,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刘本栋入伍后,最初在吉首县民警中队服役。那时,国家尚处在经济困难时期,部队发给他的新军装、毛巾等,他舍不得用,节省下来,上交部队组织,以尽自己一片报国之心。一个星期天,他准备上街去照张相片寄回家里,以慰母亲思念之情。当他走出营房,看到球场被雨水冲垮了几处,便打消了上街的念头,不声不响地回去取了锄头、簸箕,独自到球场排水填土,直到整好为止。又一次,该中队的党团员都开会去了,留他在家看守。他闲坐无事,就到营房后面去挖安装自来水管的沟槽,埋头苦干,手上打起了血泡。为了不让同志们知道,他竟连续戴了几天手套,在部队里干部战士都称他是“闲不住的人”。早晨,其他战士还没有起床,他就把大家的洗脸水都挑来了,发现同事们床上有脏衣服,他就拿去洗净,晒干叠好放回原处。星期天,节假日,他总是自觉地扫地,抹窗户,打扫环境卫生,或去厨房帮炊事员担水、洗菜。

刘本栋从1961年冬起一直在吉首县民警中队,先后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对同志满腔热情,助人为乐。1963年9月刘本栋被评为“五好学员”,同年12月又被评为“五好战士”。当年,该部队党组织在给他的鉴定表上写的评语是:“该同志自入学以来,思想健康,学习态度端正,在学习中勤学苦练,学习成绩较好,劳动积极,关心时事,大胆发言,团结同志,上进心强。”由于他努力学习,进步很快,1965年7月经田兴斌、宋富清两同志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刘本栋入党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经常以“为人民服务”这把尺子来衡量、检查自己的工作,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是由千百万个党员组成的,它是无产阶级的最高组织形式,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奋斗到底!”这就是他的人生观的真实写照。1966年12月,他被评为“五好战士”。

1968年6月,刘本栋被调到吉首军分区独立营第二连任排长。虽然当了干部,但他仍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和战士们一起执勤,站岗放哨,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他从不乱批评人,但坚持原则,关心和体贴战士。一次,有个新战士接到“母亲病危住院,寄钱回”的电报,急得坐立不安,愁眉苦脸,刘本栋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知道当战士的没有什么钱,他就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钱,以这个战士的名义寄到他家里。

1969年10月,刘本栋调湘潭军分区独立营任参谋。1972年,他被调浏阳县武装部任参谋。1974年和1977年,因表现突出,先后两次荣获上级嘉奖。他在部队服役17年之久,1978年底转业到地方工作时,部队组织给他的评语是:“政治思想上比较端正,忠诚党的事业,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组织纪律性强,遵纪守法,对党忠诚老实,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劳动观点强。”

1978年冬,他从部队转业回到泸溪县。

次年初,刘本栋被分配到边远的兴隆场公社当一般干部,他不计较个人的地位和得失,服从组织安排,高兴地来到了单位。他主动要求公社领导把他分到最艰苦的大队去,公社党委以“好钢用在刀口上”,把他分在“吃饭靠统销,用钱靠贷款”的平布亮大队。第二天,他独自背起背包来到了大队,决心以队为家。在驻队期间,他拜老农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群众生活,作周密的调查研究,不久就掌握了生产上的主动权。当他了解到有一片60亩的冷水田,种了双季稻,年年减产,得不偿失。他便根据当地的气候、自然条件和耕作条件,写了一份要求调整种植结构的调查报告,将这60亩冷水田由双季稻改为一季稻种植。改革后,这片60亩的冷水田当年就增产了13000多斤。因缺水,平布亮大队常与外大队发生水利纠纷,刘本栋就主动承担了统一管水、用水的任务,成了几个交界大队的“夏季看水员”,他一碗水端平,一把锄头放水。这一年,附近几个大队的粮食齐获丰收。正如干部和群众所说:“老刘同志为我们管水,公平无私,谁还不放心?”冬季农事较闲时,他就发动和带领群众,开山挖塘,修整渠道。为制定好定额,提高工效,他先独自试验几天,摸出数据,然后与大队干部商量,共同定出标准,把工程任务具体分配到队、到人。在施工过程中,他总是先上工地,最晚归来,社员一天挑一方土,他能挑一方多,他在工地上穿梭往来,既当指挥员,又当民工,通过一年的蹲点,平布亮大队的水利灌溉条件大有改善,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社员人平增粮100多斤,产值收入由原来的人均70元增加到120元。社员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他自己瘦了,农户谭伯娘看到刘本栋为队里操心费力,忙碌劳累,过意不去,特意为他煮了几个荷包蛋送给他,以补身体,而刘本栋知道谭伯娘家里困难,平时要靠鸡蛋卖钱换盐等,自己怎能吃得下呢?于是声称曾在部队犯过一种病,不能吃鸡蛋,有过敏反应,巧妙谢绝了。过春节时,公社干部大都回家团聚去了,仅留一个负责干部和刘本栋两人守家,腊月三十日下午,平布亮大队发生山林火灾,刘本栋得知后,立即自告奋勇,带领附近民兵奔赴现场扑火,发动广大群众把山火扑灭,深夜才回到家里,他爱人生气地说:“人家都团聚过年,而你一年到头,连除夕的团圆饭都不能一起吃。”刘本栋心平气和地对爱人解释说:“我是共产党员,看到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时候,不去抢救,还算什么党员?火不扑灭,哪有心思过年!”

1980年春,刘本栋从兴隆场公社调到潭溪公社任公安特派员。到任不久,在一次赶集的时候,刘本栋看到一个送派购猪的老农刚从肉食店取了100多元钱后,在集市上转了几圈,钱被扒手摸去了,老农双泪直流,痛不欲生。刘本栋见状,同情地安慰老农,并询问失钱经过,然后到集市上明观暗察,走到一处人多拥挤的货摊前,只见一个青年男子偷偷地将手伸向一个正在认真看货人的口袋,刘本栋迅速扑上去抓住了那只罪恶的双手,带到公社审问,原来这个小偷正是偷送派购猪老农钱的家伙。当老刘把钱如数交还给仍在流泪的老农手里时,老农转忧为喜,怀着无限感激之情,久久拉着他的手,硬要请老刘去馆子喝几杯酒,以表谢意,刘本栋托辞说:“老人家,今天赶集,我还有事,不能陪你,以后下队时一定到府上看望你……”说完就走了。老农站在那里望着他的背影连声说:“好人!好人!”在场的众多旁观者无不以敬佩的目光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刘本栋在此工作一年多,兢兢业业,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

1981年10月,他被调到县公安局担任洗溪派出所任副所长,负责全所的工作(辖洗溪、潭溪、良家潭、八什评四个乡镇)。他以身作则,以人民警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时刚组建的洗溪派出所有四名干警,仅有两部单车,他把单车分给其他同志,自己下乡时走路或搭便车。所里建造住宅,他代管基建,处处精打细算,尽量为国家节省开支,基脚需用石头,就自己带头去一里多远的地方打岩、抬岩、拉砂,装运材料,他想方设法找便车托带,有时还自己掏钱招待司机,上级拨的8000元基建款,账目一清二楚。新宅建成分房时,他先让同志们挑选,剩下楼上楼下各一间,自己住了。他一贯关心和爱护同志,所里周安军因病去南岳治疗,家里距洗溪30多里,其妻既要带小孩,又要从事劳动生产,为了让周安军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去养病,老刘常利用工作之便,多次到他家里问寒问暖,每逢发工资时,就把钱送到周家。所里的单车因陈旧易坏,经常要修理,老刘就自费买了一套修理工具,随时修理,保证了同志们及时出差办案。所里人员少,管辖面宽,问题多,工作紧,条件差,生活苦,但他总是身先士卒去基层,一呆就是上十天,一步一个脚印,把事情办好才回来。1984年3月的一天。他因患肝炎去医院打针,走到途中听说有一个在供销社偷自行车的坏人朝车站方向逃跑了,便不顾病重体弱,立即追赶,在群众的帮助下,终于将罪犯抓获,而他自己却晕倒在地上,腊黄的脸上冒出了豆粒大的汗珠。

1985年5月,县里组建公安林业派出所,领导找刘本栋谈话,动员他搞林业公安工作,他无条件地答应了,说:“只要是组织上的决定,我没讲的。”当初有人议论说:搞林业公安,没有地方公安威风,是编外警察;有人觉得:林业问题很复杂,处理问题最棘手,容易得罪人,都不愿意到林业派出所去。可是刘本栋不计较个人得失,甘愿到最困难的岗位去工作。几天过后,他就背着行李到林业派出所上班了,担任指导员。林业派出所刚刚兴建,万事开头难,有大量工作要做,管辖林区面积117.6万亩,只有三个干警,加之林业政策放宽,各方面管理工作跟不上,乱砍滥伐、偷树盗运、殴打护林员、森林火灾、山林纠纷等案件频繁发生,林区治安一度相当混乱。身为指导员的刘本栋,自知责任重大,带领干部深入林区,积极查案,及时处理,做到每案有着落,每件有回音,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斗,歪风基本被刹住了。他常说:“搞林业工作的人,心中要有森林。”每当林区发生山林火灾时,都有他在场扑火。1985年10月5日下午五点多钟,国营军亭界林场发生森林火灾,他闻讯后,立刻带领三名干警赶赴火场,这时天已黑了,他沿小路走到火场附近,只见林火腾空,热浪灼人,失去草木依托的山石,从上向下,乒乓地滚来。他们被火与山石围困在两侧悬崖峭壁茅草丛生的峡谷小路中,欲进不能,情况紧急,刘本栋对两位年轻干警说:“你俩没带刀,暂避到路边凸起的大石上等一下,我先上去,我比你们年纪大……”说完他就一马当先,拿起砍柴刀,边砍茅柴边冲了上去,浓烟熏得他睁不开眼,火气呛得他喘不过气,他砍开了一条通道,带领、指挥两位于警冲上去,和前去扑火的群众一起,奋战通宵,将山火扑灭,保护了国家3万多亩森林。扑火群众走后,刘本栋还坚持在山林中巡查,消灭余火,防止死灰复燃,第二天清晨他才回到家里,人们才发现他的手脚和脸部被荆棘划破了,斑斑血痕。

忘我工作,克己奉公,是刘本栋一贯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他家里共四口人,全靠他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实在困难,爱人无工作,不得不外出做点小生意来辅助生活,常把两个10岁左右的小孩放在家里,刘本栋既要搞工作,又要照料小孩。但他从不因家务事而影响工作。正如他自已所说:“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1986年4月,浦市镇木材市场一度混乱,林业主管部门决定进行整顿。刘本栋接到通知,满腔热情答应去协助清理,但他爱人去吉首了,他把餐票交给食堂炊事员,托他照顾两个小孩吃饭,自己匆忙地坐着林业宣传车走了。第二天,他的两个小孩出门读书时,竟把钥匙忘记带在身上了,下午放学回来进不了家,站在房外流泪,其他同志见状,爬窗入室帮助开了门。过端午节那天,他爱人不在家,他为了调查落实一起盗运树木案件,顾不上安排节日生活,一大早就出门去了,两个孩子醒来起床后,还以为爸爸上山摘粽叶为他们做粑粑吃,到下午放学回来,高兴地揭开锅盖一看,什么都没有,灶内冷冰冰的,两个失望的孩子吃了点剩饭菜躺在床上流泪,傍晚刘本栋回家。安慰了一下小孩后,自己就进行案件材料的整理工作。

一次,一手把刘本栋拉扯大的亲哥哥刘本忠重病住医院,捎信叫他去医院,但他想到林业案件多,刚理出一点头绪,怎能请假离开工作岗位呢?他含着泪水给哥哥写信,说明情况,并托人带去100元钱以表慰问,请哥哥原谅。不久,自己前列腺炎复发了,痛得直不起身子,同志们劝他休息,他却说:“目前工作正忙,所里人少,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我挺得住!”仍坚持带病和同志们一起调查办案。在办案中,他艰苦深入,严肃谨慎,注意政策,实事求是。2月间,八什坪乡欧溪村的一个村民,在国营林场与自留山交界处砍了3.75立方米木材,刘本栋接到国营林场报案后,步行30多里,翻越海拔700米高的青架山,和林场同志一起查看地形,查明界线,询问了当事人。次日又拿地形图核对,发现林场自己复制的地图比例尺大,界线不大清楚,刘本栋即说:“过两天我再来落实。”林场同志则说:“欧溪砍树村民自己都承认砍过界了,你开裁决书处理就是了,何必再爬一次青架山呢?”刘本栋中肯地说:“我是人民警察,凡办案件,都要对人民负责,就是处理一个人,也要让人心服口服。”几天过后,他到林业局取了图纸,第三次翻越青架山来到现场,才确定界线,作出恰当的处理。当事人感动地说:“像刘同志这样公平办事,我没有讲的。”并很快地交纳了罚金。

在刘本栋的带领下,林业派出所在组建仅一年的时间里,共查处林业案件58起,协助乡镇林业站查办林业治安事件40多起,行政拘留21人,判刑1人,罚款23人,基本上稳定了林区治安秩序,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他是党的优秀儿女,是人民的忠实公仆,他勤奋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写生活日记、心得体会,尚留存的日记本就有13本,计37万余字,一直记到他工作的最后一天。

1986年6月23日傍晚,刚从乡下调查办案,忙了一整天的刘本栋一身汗水回到所里,晚上九时,正脱衣洗澡,突然有个生人找他,气喘吁吁,急急忙忙,神色紧张地自我介绍说:“我是县武装部的军械员张忠超,刚才发现武器仓库内冒烟,三个看守员被打死了,我没带武器,请你能否协助我去一下。”有着高度责任感的刘本栋毫不犹豫地答到:“好!我就来。”转身入室急忙穿上衣服,拿起手枪和电筒,推着自行车往外跑,正在乘凉的爱人见状,急忙阻拦说:“你去不得,有危险,里面打死人了。”他一手推开爱人说:“你不要管,大不了是个死。”跨上单车向出事地点飞奔,接近仓库时放下单车,前去围捕罪犯,不料罪犯石顺清隐伏在山中,从暗处用冲锋枪袭击,刘本栋躲闪不及,身中数弹,壮烈牺牲了。

刘本栋牺牲的消息震惊了泸溪县所有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下发了“关于授予刘本栋二级英雄模范光荣称号的决定”,表彰他多次遇难不怕、遇险不惊、勤奋工作、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为党和人民立下战功,并颁发奖章和证书,给予奖金1000元;湖南省民政厅以(1986)湘民优字70号文件,批准刘本栋为革命烈士;泸溪县人民政府和各界群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将其遗体安葬于武溪镇后面花果山之顶。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