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英雄模范
周永祝
性别:
朝代: 现代
生卒年: 1940 - 1965
籍贯: 湖南常宁
概括语: 湖南衡阳人,1940年1月出生于衡南县硫市镇福民村,父亲周康杰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铁匠,虽身处乱世,但仗着精湛的手艺尚能养家糊口,儿子的降生使周康杰夫妇欣喜不已,周永祝也在父母的百般疼爱中渡过了一段愉快的童年时光。
  湖南衡阳人,1940年1月出生于衡南县硫市镇福民村,父亲周康杰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铁匠,虽身处乱世,但仗着精湛的手艺尚能养家糊口,儿子的降生使周康杰夫妇欣喜不已,周永祝也在父母的百般疼爱中渡过了一段愉快的童年时光。

随后几年,二弟周永仁和三弟周永旺相继出世,生活负担骤然加重,使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拮据起来。1950年,已有10岁的周永祝早已到了上学的年龄,看着别家小孩高兴地上学,他的眼中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周康杰夫妇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后来还是母亲王继菊一咬牙,卖掉了陪嫁的镯子,把周永祝送进了学堂。周永祝也很懂事,放学回家就帮父亲拉风箱,同时也跟着父亲学着打铁的手艺。贫困的生活在周永祝稚嫩的手上留下厚茧,也使他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强。

天有不测风云。1955年,周永祝的母亲因病离开人世,沉重的打击使这个家日趋困难,父亲也因此积郁成疾,周永祝不得不放弃学业,接下父亲的铁匠铺。聪明的周永祝早就对打铁的手艺了如指掌,加上他为人善良热忱,乡亲们有什么活都找他,不管对谁,他总是做到笑脸相迎,货真价实。高超的手艺和高尚的品德博得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也使窘迫不堪的家庭渐渐有了起色,周康杰也感到欣慰,病情日渐好转。

1958年,湘潭钢铁厂面向社会广泛招工,周永祝得知这个消息,跃跃欲试。可是望着大病初愈的父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他又犹豫不决。知子莫若父,周康杰清楚地知道儿子不甘平庸的想法,他知道,当一个铁匠,干得再好也只是打几把好刀,而投身祖国的建设,从大道理说能报效祖国,造福人民,再不济也能养家糊口。于是他把儿子叫到跟前,郑重地说:“家里有我,你放心出去吧,要干就好好干,为国家作贡献,给咱家争光。”得到父亲的支持,周永祝带着建设社会主义的满腔热情,踏上了开往湘潭的汽车。

刚进厂的工人都不具备钢铁冶炼的专业知识,不能马上投入工作,为此湘潭钢铁厂为他们开设了学徒班。周永祝也与其他刚招进的工人一道,首先来到学徒班学习,他第一次面对那些从未见过的大型机械设备,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征服这些庞然大物,为国家、为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他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中,认真听讲,不懂就问,他的勤奋加上以前掌握的打铁技术,很快就成了班上尖子,并第一批成为湘潭钢铁厂蒸馏班的正式工人。他没有因为一点点的成绩而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刻苦地学习业务知识,一有空闲时间,他就跑到厂部图书馆里,借阅与钢铁冶炼有关的书籍,同事们见了都笑他为“书虫”。同时他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60年,周永祝通过厂团委的考察,光荣地加入共青团,入团以后,他更加坚定了为社会主义建设献身的信念。经过不懈的学习和摸索,他很快成为了蒸馏班的技术骨干。

1965年9月28日下午3时,周永祝正在上班,忽然,与蒸馏车间相邻的炼化车间传来巨大的爆炸声。锅炉爆炸!炉内1000多度的钢水四处飞溅,引燃了厂房里一切可然的物资,大火瞬间蔓延到蒸馏车间,周永祝第一反应就是去拉报警器,并顺手拎着灭火器迎着火舌冲了过去,边灭火边指挥工友迅速进行灭火抢救物资、设备等贵重器材,炙人的热浪和灰烬使人睁不开眼睛,灭火器暂时压住的火势,马上又更旺更猛地燃烧起来,灭火器很快用光了,救援的消防队却还没有赶到,周永祝顾不了那么多了,脱下外衣,冲进大火中心,奋力扑打着火焰,工友们眼见火势越来越大,叫他离开,他头也不回,喊道:“不用管我,快转移重要仪器。”肆虐的火焰瞬间将他包围,他仍在火中扑打,然而,在不到短短的三分钟时间,他便无力地倒下了。当工友们将他从火海里背出来时,他已奄奄一息,身上千疮百孔,但他仍然挣扎着摆动手中残留的布条。此时赶到的消防队迅速组织救火,大火很快就被扑灭了,一部分珍贵的设备保住了,可周永祝却因大面积烧伤,抢救无效牺牲,永远地离开了他心爱的工作岗位。此时,他才26岁。

噩耗传回乡里,闻者无不痛哭,福民村的乡亲们为悼念他,举行了一场千人葬礼。周永祝去了,但他那种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却永远铭记在人们心里。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周永祝二等功臣光荣称号。1966年9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并由省人委追认为“优秀共青团员”。周永祝用他年轻的生命,点燃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熊熊火炬,他在烈火中停止呼吸,也在烈火中获得永生。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