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盛先 |
|
湖南浏阳县人,1918年生于湖南省浏阳县集里乡太和铺。又名帮生,他的父亲黎显沅,有4个儿子,靠替人抬轿子、挑脚出卖苦力赚点钱来维持生活。黎盛先6岁时入学,读了4年书,初小毕业后,见父亲的负担重,没有再升学,每天跟着哥哥上山捡干柴送进城里卖。卖柴所得换上几斤大米,帮助减轻父亲负担。 |
|
【1918-1953】 |
• 朱克靖 |
|
湖南醴陵人。新四军指挥员。化名李有才。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入党。1923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归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第九军党代表。后在北京、天津、广西、河南、江西等地坚持革命活动。 |
|
【1895-1947】 |
• 陈宏吉 |
|
湖南祁阳人。1926年9月15日出生,原名陈宏积,湖南省祁阳县梅溪镇广岐村人。父亲陈则虞,以做石磨、刻石碑为业,家境十分贫寒。 陈宏吉小时候帮别人放牛,13岁起便跟随父亲学艺而走村串户。14岁时,父亲因病无钱医治去世,母亲申顺秀也因伤心过度染病而死。 1944年底,在一个好心人的介绍下,陈宏吉到附近的观音庵私塾煮饭。1946年春,陈宏吉被国民党抓去当兵,被编入第128军357师 开往西北地区。大字不识几个的陈宏吉虽然不懂大道理,但他总觉得 中国人打中国人很不是滋味,因此感到非常苦闷,总想找机会脱离国民党部队。 |
|
【1932-1951】 |
• 范乃忠 |
|
少年时代的范乃忠,就读于梦溪乡梦溪高等小学。以后,到外地 读初中。初中毕业后,曾随堂叔父范方鹄(黄埔军校毕业,曾任国民 党军队团长)到国民党军队当兵,任过上尉副官。1941年,范方鹄弃军从政,回家当了梦溪乡乡长,范乃忠也跟着回家,到梦溪乡第14保国民小学(今梦溪镇团堰小学)当教员。1944年,范乃忠当了该小学校长。 |
|
【1920-1951】 |
• 李国济 |
|
湖南靖州人,苗族,1933年3月生,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任坳上镇东林村江边人。又名李泽济,父亲李世进因身患重病于1936年去世。李国济8岁才开始读书。他聪明好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常受教师的表扬。高小毕业后,因家庭生活困难,放弃升学而帮 助母亲做些家务琐事。 |
|
【1933-1952】 |
• 侯清河 |
|
湖南新化县人,字国础,1930年农历3月13日生,湖南省新化县桑梓 乡火村侯家冲人。父亲侯利生,精明能干,为人诚实,很小就替人帮 工,成家后,自己经营小本生意维持生计。母亲杨菊香,勤劳、善良,是位典型的贤妻良母。父母生有3个儿子,侯清河居幼。1933年3月,清河3岁时,母亲因重病无钱医治而含恨告别人间。父亲为全家生存,不得不继续在县城为人帮工。1936年,父亲在县城与人再婚,从此,侯清河3兄弟才结束寄人篱下的流浪生活。家庭虽然有了主心骨,但继母又先后生了3个小孩,人口增多,父亲薪资微薄,家庭经 济日趋困难。常常是吃了上半月,没有下半月。为维系一家人最简单 的生活,父亲在继续替人帮工的情况下,又借资在县城开了一家小铺面,经营小本生意。 |
|
【1930-1951】 |
• 杜方润 |
|
湖南临澧县人,1924年出生于湖南省临澧县修梅镇白堰鸡嘴山(今修梅镇白堰村四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杜修奎,为人憨厚,目不识丁,以租种地主2亩田土为生;母亲杜氏,也是贫家之女,体弱多病, 嫁给杜家后生育4个儿子,杜方润排行第二。 |
|
【1924-1952】 |
• 黎进国 |
|
湖南临澧县人,1924年出生,又名黎进德、黎月桂。湖南省临澧县二区陈二乡黎山高桥(今陈二乡粟家村9组)人。黎进国的父亲黎和清, 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1950年因病逝世。母亲文菊儿,先天患有脑 疾,因病早逝。继母印氏,末生育。黎进国有两弟兄,弟弟黎南桂, 未曾成家,病故。因家境贫寒黎进国自幼只读过两年私塾,后跟师学木匠。 |
|
【1924-1951】 |
• 刘常锡 |
|
湖南衡阳县人,1920年出生,湖南省衡阳县集兵区樟木乡伏下村人。刘家世代务农,刘常锡兄妹3人,他排行老大。其父长年在外,家里一切靠母亲操持,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刘常锡少年时勤奋好学,性情爽直,能言善辩,喜欢阅读英雄豪杰传记。辍学后,除耕种几亩薄田之外,还干过木匠活,帮人当挑夫赶场。青年时代因生活所迫,出外谋生,只身到过山西。 |
|
【1920-1951】 |
• 朱少连 |
|
湖南衡阳县人。又名汉英,早年毕业于湖南南路师范学堂(今省立第三师范),1921年担任株萍铁路管理局行车部总司机。在毛泽东、李立三帮助下,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协助李立三主办平民夜校和工人补习班,被选为安源路矿俱乐部副主任。参加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九月大罢工。 |
|
【1887-1929】 |
• 游端轩 |
|
湖南澧州(今澧县)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后,历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参谋长、新编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师长、代军长、福建军区独立第八师师长。 |
|
【1901-1934】 |
• 李文采 |
|
他是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在钢铁研究院45年中,兢兢业业为中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努力工作。他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研究和科研组织工作,成果显著。 |
|
【1906-2000】 |
• 谢嵩 |
|
湖南宝庆范家山(今属邵东县)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红七军第五十五团团长、红三军团第十二团团长等职。参加了红三军团进攻长沙的战役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及长征。长征途中率部攻克娄山关。 |
|
【1903-1938】 |
• 黄鳌 |
|
湖南省临澧县人,1902年出生于临澧九里乡伏牛山一贫苦农家。8岁入私塾。12岁入县立高小。1920年秋考入长沙甲种农业学校,第三学期转入省立工业专门学校附属中学。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
【1902-1928】 |
• 张昆弟 |
|
湖南桃江县人。号芝圃。辛亥革命后,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参加组织了新民学会。1919年冬,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0月因参加领导中国留学生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被强行遣送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
【1894-1932】 |
• 刘士奇 |
|
湖南岳阳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又名昭才,字锐初。1922年在安源从事工人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9月以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运特派员身份到岳阳县领导农民运动。 |
|
【1889-1933】 |
• 田波扬 |
|
湖南浏阳县人。1921年到长沙读书,曾组织浏北新民社,发行《新民》刊物,宣传反帝反封建。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当选为共青团湖南区委学运委员、湖南学联总务主任。 |
|
【1901-1927】 |
• 邓中夏 |
|
湖南宜章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1919年5月投身五四运动,任北京学联总务干事。受北京学联派遣赴湖南和毛泽东等人组建湖南学联,发动学生斗争。1920年3月,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参加北京党的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1年8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1922年7月,出席党的二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1925年2月,参与领导上海日本纱厂二月大罢工、省港工人大罢工。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江苏省委书记。 |
|
【1894-1933】 |
• 钟纬剑 |
|
湖南醴陵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又名维剑、伟剑、继连、钟文。1925年冬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连长、副团长等职。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随贺龙到桑植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28年奉命赴日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后被日本政府以共产党嫌疑驱逐回国。 |
|
【1907-1935】 |
• 卢德铭 |
|
四川省宜宾县双石铺狮子湾(今属自贡市)人。中国工农革命军指挥员,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领导人之一。又名卢继雄,字邦鼎,号又新。1924年夏入黄埔军校第二期辎重兵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任政治部组织科科员。1925年11月任叶挺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营长。参加北伐战争,在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等战役中,屡建战功。叶挺独立团改为第七十三团后任该团参谋长,参加讨伐夏斗寅叛军的战斗。 |
|
【1905-1927】 |
• 何孟雄 |
|
湖南酃县(今炎陵)人。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系学习。1920年3月加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初加入北京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为最早的党员之一。曾参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领导工作。1922年7月任北京地方执委会候补委员。1923年7月任北京区执委会兼北京地方执委会委员长。1925年5月,任京绥铁路总工会秘书长,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北段的罢工。1926年初,调任唐山地方执委会书记。其间,参与发动和领导了京绥铁路、开滦煤矿、唐山铁路机车厂、正太铁路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许多重大斗争。 |
|
【1898-1931】 |
• 缪伯英 |
|
湖南省长沙县人,1899年10月21日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1916年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夏考入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她受到陶冶,逐步摒弃了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等自由色彩,很快服膺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加入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她是最早入团的成员之一。同年9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了全国早期共产党组织中最早的女党员。 |
|
【1899-1929】 |
• 贺昌 |
|
山西省离石县人, 原名贺颖,1906年1月19日生于一士绅家庭。7岁上学。1918年考取离石县立高级小学。1919年,在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下,和进步同学一道参加了反对卖国求荣县长贾占堂的斗争。1920年春考取太原市省立第一中学。在山西最早的共产主义者高君宇的帮助下,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
|
【1906-1935】 |
• 詹乐贫 |
|
湖南汉寿县人。1924年入北京师范大学读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中,被北洋政府卫队打成重伤。5月回湖南汉寿,参加了中共汉寿县领导小组工作,积极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任中共汉寿县委第一任书记。1928年秋任中共湘西特委委员。1929年被捕牺牲。 |
|
【1904-1929】 |
• 刘东轩 |
|
湖南衡山县人。又名刘东生。1916年考入江南兵工学校,毕业后到水口山铅锌矿机械科当钳工。安源大罢工后,联络陈梅生等十余名工人暗中组织俱乐部,被选为副主任。由蒋先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领导了水口山工人大罢工的斗争。1923年领导成立了湖南省第一个农会——岳北农工会,被选为委员长。 |
|
【1899-1928】 |
• 陈佑魁 |
|
湖南麻阳县人。字斗垣,化名龙贻荪、王达三。1921年秋入湖南自修大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被推选为团湖南区委执行委员。1926年任中央湖南区委组织部长。旋赴衡阳任中共湘南特委书记兼衡阳县委书记。 |
|
【1900-1928】 |
• 毛科文 |
|
湖南宜章人。乳名月恒,号隆智。早年参加宜章福音堂教会。后在共产党员高静山等人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和组织农民运动。党的五大召开时,被推选为侯补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他积极参加并密切配合朱德、陈毅发动的湘南起义,迅速恢复农会和农民革命武装,被推选为宜章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
|
【1898-1928】 |
• 尹德光 |
|
湖南株洲人,1908年出生在茶陵县火田镇麻芙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代,尹德光进私立学堂读了三年书,因家境贫寒,不得已终止了学业。 |
|
【1908-1956】 |
• 邹柏华 |
|
湖南邵阳人,1958年9月出生于城步苗族自治县蓬洞乡蓬洞村的一个贫农家庭。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父亲邹元古自己没有文化,便想让儿子多读点书,以便将来有出息。在邹柏华七岁时,父亲送他上学念书,小学毕业后,因撤乡并镇,邹柏华只好到离家8公里外的汀坪中学上学。为了上学不迟到,邹柏华每天早晨6点多钟起床,为全家人做好早饭,然后带上中餐,匆匆赶路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后放下书包就帮家里干活。 |
|
【1958-1979】 |
• 杨兑秋 |
|
杨兑秋所在的部队,于1948年10月经人民解放军收编后,他正式成为一位人民解放战士。抗美援朝时杨兑秋成了志愿军第40军20师360团1营1连的一位班长。他入朝作战3年,参加四大战役,在各大战役中,英勇杀敌、浴血奋战,荣立大功1次、小功6次。 |
|
【1915-1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