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各类人物
• 领袖人物 • 三湘英烈
• 开国将领 • 三湘院士
• 英雄模范 • 其他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冯新明 湖南湘潭人,1958年4月出生于湘潭县上马公社湘江大队许家生产队,今湘潭县易俗河镇凤形社区谭煤小区。父母均是地地道道的老实农民。兄弟姊妹4男2女,冯新明排行老三。 【1958-1979】
• 张廷焕 湖南澧县人,又名张冬儿,1932年9月出生,澧县九垸乡云爱村芝麻地人。父亲张光明,母亲郭氏,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俩生育了4个孩子,廷焕排行第一。到张光明去世时,就已夭折两个。张廷焕父亲死后,母亲带领两个孩子苦撑度日。不久,瞎子弟弟到水缸舀水喝时,又不慎栽入水缸中溺死。从此,母亲对张廷焕更加痛爱,每次廷焕外出,她都要反复叮嘱儿子不要玩水,以免发生意外。 【1932-1953】
• 罗云清 湖南澧县牛奶湖张家厂(今澧县如东乡牛张村)人。1923年出生,1955年罗家移居到与牛张村毗邻的湖北省公安县章庄铺镇新港村第四组。父亲罗圣松,母亲熊氏,生育了三儿一女,云清排行第一。 【1923-1953】
• 刘朗 湖南常德县第11区茅湾乡(今常德市德山开发区德山镇永丰村)人。,1913年11月出生,刘朗家境贫寒,父母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作租种的两亩田土为生,然苛捐杂税沉重,加之年年水灾,一年忙到头,还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全家人挣扎在饥饿线上。 【1913-1953】
• 罗少先 湖南株洲县人,曾用名罗少炎,1932年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县王十万乡腊树村罗家坝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罗少先有兄弟4人,他排行老大,1.82米的身材,魁梧挺拔,说起话来声如洪钟,干起事来干脆利落。因家境贫穷,要养家糊口,作为老大的罗少先早早地挑起了家里生活的重担,深得乡村邻里的好评。 【1932-1953】
• 陈军 湖南益阳人,桃江县公安局巡警大队民警、二级替员,1977年农历八月六日出生在桃江县浮邱山乡梅林寺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陈志成是桃江县公安局看守所职工,母亲汪金溶为桃江县桃花江镇居民,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家庭主妇。陈军上有一个姐姐,排行老二。 【1977-2001】
• 高建良 湖南长沙人,1955年出生于宁乡县双江口镇兴益村一个叫樟树屋场的农民家庭。他出生时,父亲高书林请来一名老私塾先生为其子取名。“这样吧,就叫他高建良,既建家立业,又品质、才学优良。”私塾先生解释道。 【1955-1979】
• 邱菊英 邱菊英,湖南耒阳县马水乡老女桥人,女,1905年2月19日生。父亲邱泽初,原是一名教师,后以包揽词讼横行乡里,千1914年迁居耒阳县城。这时,邱菊英还不到十岁。她性格泼辣大方,不怕欺凌,在小孩中有“女孩王”之称。 【1905-1927】
• 谭秋吟 谭秋吟,湖南华容县砖桥乡明碧山人。1909年4月出生在一户中农之家。九岁入塾读书。因常帮乡亲做些写信记帐之事,乡亲们都称他是小秀才。 【1909-1932】
• 温燮理 温燮理,湖南慈利县国太桥乡人,又名练之、士选,1894年6月12日生。父亲温登位是一名教师。兄弟四人,他最小。七岁入学读书,十二岁考入慈利县立初级中学。由于学习勤奋,在学校以多才见称,能写文章,能讲英语,还能绘画和雕刻。初中毕业后,他在本地自办私塾课读,藉以谋生。 【1894-1930】
• 谭天民 谭天民,湖南湘乡县湘西乡(今属韶山区韶山乡)人。1907年12月19日生。因家距韶山冲上屋场不远,他很早就认识毛泽东。1923年,他在长沙兑泽中学毕业后,即回乡从事教育,后在韶山如意乡小学和湘潭复兴中学教书。1925年,又转到本地董氏族校当教员。 【1907-1926】
• 王继武 王继武,湖南郴县廖王坪乡止源村人,字中彩,1898年10月14日生。他小时只读了五年书,因父亲早逝,大哥又外出当兵,就停学在家务农。后来,他到土豪王瑶开的一处煤矿做工,又因王瑶扣发工资,愤然离去,改做屠宰生意。 【1898-1928】
• 谭思聪 谭思聪,1908年9月生,茶陵县虎溪乡唐家坳村人。父亲谭德仁,自耕着三亩一分薄田,带着全家六日艰难度日,但却愿辛苦攒积,要送儿子进新学堂读书。1922年,谭思聪高小毕业,在家参加了两年劳动后,于1924年秋又考取了县城汇文中学。按照乡规,他考取中学应得到左二都义仓学谷的资助,但掌管这义仓的劣绅赵明良不肯给。 【1908-1932】
• 万桂芬 万桂芬,湖南长沙人,又名万宝兴。参加革命后改名张四维。1903年8月生。家住浏阳张坊区凤溪乡乌石村。自幼聪颖好学,读过私塾和初小,后在洞溪高小毕业。因无力升学,即在家耕读自学,并有进益。他的父亲万秋松,行医务农,为人诚实。 【1903-1933】
• 唐继芬 唐继芬,湖南浏阳县大圣乡大圣村人,原名王杰人,1898年生。父亲王维吾,以行医和开药店为业。他小时读了六年私塾,于1923年考入长沙市尚志中学。在学校参加了由田波扬等发起的浏阳驻省学友会,并负责组织浏南学友分会,他利用假期偕同旅省学友回到浏南的文家市、枫林铺、大瑶等地开展宣传演出活动,向民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教育。 【1898-1930】
• 王三元 王三元,湖南长沙人。1898年2月24日生,浏阳县淳口炉烟洞水口山人。因家境贫困,虽目不识丁,但思想激进,爱“打抱不平”。1926年,他受到共产党人苏炳棼、王竹山的启发和帮助,积极投身农民运动的斗争,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任炉烟支部书记。 【1898-1928】
• 刘炎 刘炎,湖南安化县连里乡渠江下青坪人,女,字贞静,1903年4月30日生。父亲刘家贵,以经营木材为业。在四兄妹中她排行第二。六岁入族立日新小学,后入益阳三堡天主教办的女子学校读书,毕业后又考入长沙周南女校。 【1903-1941】
• 毛贲虎 毛贲虎,湖南平江县夭岳乡人,又名传奖,字威如。1905年10月10日生。父亲是个农民。他七岁读书。1920年考入平江县师范学校。在读书期间,他结识了余贲民、李宗白等共产党人。1925年,他由李宗白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05-1933】
• 欧阳悟 欧阳悟,华容县护城乡白顶山村人,字祖锟,号心吾,1903年2月24日生。1919年他在县立高小毕业,即考入长沙育才中学,1921年又转到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在一中期间,经萧维述介绍,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省学联工农部部长。 【1903-1927】
• 郭佑林 郭佑林,湖南桂东县沙田镇江湾村人,又名周森,号立培。1873年7月4日生。七岁开始读书,十三岁改习武功,十八岁在郴州考取武庠。曾担任过沙田北乡乡长,国民党桂东县党部交际科长,湖南省造币厂庶务课长等职。但他为人富有正义感,同情贫苦人民,至今有关他的一些扶贫济困的义举,仍在沙田一带流传。 【1873-1928】
• 胡世俭 胡世俭,湖南郴县良田胡家湾人,1897年农历十月初十生。因家境贫寒,十岁才开始上学读书,以后时读时辍,到1922年初中毕业考入衡阳省立三师时,他已二十五岁。在学校,他与同乡同学黄静源成了挚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这年冬,经黄静源、张秋人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湖南学联宣传委员。 【1897-1929】
• 方金山 1926年5月,正流落江西的方金山,得知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即奔赴南昌,参加了国民革命军,被编在第二军第五师工作。这个师的党代表正是他的老师方维夏。师友异地相逢,倍感亲切。不久,经方维夏秘密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方维夏又借机将他派去长沙,到中共湖南区委去报到和安排工作。 【1904-1931】
• 黄文标 黄文标,湖南江华县沱江乡茅坪村人。“请告诉我的父母,不要讲我走错了路,也不要因为我的不幸而不送我弟弟读书。”这是年仅十七岁的共产党员黄文标,在就义的前一天,给家里带口信时所说的话。 【1910-1927】
• 李根启 李根启,湖南桂东县青山乡长寨村人,瑶族,1867年农历六月初三生,以烧炭、采药、做纸和贩卖为生。青山乡地处偏僻,他将本地的一些土产如香菇、笋干、土烟、药材挑往外地出售,再换些食盐、棉布、肥皂等物品挑回来。后在赵家当上门女婿,生有三个儿子,一家过着温饱的生活。 【1867-1939】
• 李尧希 李尧希,湖南平江县昌江乡中坪村人,1893年3月16日生。因家庭生活宽裕,他读书时常多带些笔、墨、纸、砚,供同塾学友借用。有时,他还从家取些柴米油盐,送给学校附近的孤寡老人,或者邀些同学为老人担水劈柴,做些好事。长大后外出求学,学成回家,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 【1893-1929】
• 刘琦松 刘琦松,湖南安化县蓝田浆江(今属涟源市岛石乡浆江村)人,辈名新岧,字徐峰,1903年生。父亲刘占魁,是位开明士绅。他在安化梅城小学毕业后,即去长沙考取岳云中学。他在校期间开始受到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讲求救国救民之道。 【1903-1933】
• 刘作孚 1929年春,刘作孚考取湖南省第八联合中学。不幸的是,就在这年夏天,他家里的房屋被土匪烧光了,社会的动荡,生活的困窘,迫使他发奋求学,以期有所建树。1932年秋,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北平民国学院免费生,再加上师友的资助,终于闯过经济生活的难关,完成自己最重要的大学学业,并在全国的抗日反蒋怒潮中,积极投入革命战斗的行列。不久,他还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11-1946】
• 聂次荫 聂次荫,湖南岳阳人。   1928年秋天的一个黑漆漆的夜晚,湘阴县长乐乡向家洞多福山小学宿舍闯进一伙人,将青年教师聂次荫抓走,还贴出一张布告,说“聂次荫与红军作对,特捉拿严惩……”其实,他早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次的被“抓”,是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为了不牵连别人,才用宣布“罪状”的办法,把他转移到蓝家洞去工作的。 【1900-1931】
• 冯荣卿 冯荣卿,湖南平江县南桥乡人,1903年生。因家里穷,小时只读过两年私塾,就跟父亲学种田。到了1919年,全家搬往江西省铜鼓县的幽居,靠佃田维持一家生计。1927年,他结识了前来幽居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共平江上东乡支部书记吴钦民,并被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03-1934】
• 侯梯云 侯梯云,湖南安仁县南坪古塘村人,又名万元,1897年生。父亲是个泥陶窑匠,常年带着一家老小到江西安福县洲湖一带烧泥陶窑。他小时只读过三年书,就跟着父亲学烧陶窑。稍长,他一个人辟了一座窑,自食其力,并以此弥补家里生活。 【1897-1933】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