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各类人物
• 领袖人物 • 三湘英烈
• 开国将领 • 三湘院士
• 英雄模范 • 其他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彭晒 彭晒,湖南宜章县迎春乡碕石村人,1904年生。父亲彭宗儒,是个医生,好善乐施,乡里称贤。他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20年考入衡阳第三中学后,在进步师友的帮助下,阅览进步书刊,并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他毕业回到碕石村承启学校任教。 【1904-1929】
• 曹福昌 在黄埔学习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他随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当过革命军的连长。永兴独立团到达井冈山后,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黄克诚任团长,曹福昌任副团长。 【1902-1929】
• 陈昌厚 陈昌厚,湖南常德县石板滩乡莫家铺村人。1905年10月,他出生在这里的一户农家,八岁跟族中塾师陈大鼎读书,1920年入人武洞小学堂。小学毕业后,他考入了常德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此以前,这所学校进步师生所掀起的反军阀混战的爱国运动,使他这位来自僻静山村的学生大开眼界,倍受教育。 【1905-1932】
• 陈振亚 陈振亚,原名陈甦,1903年生。石门县磨岗隘区商溪乡龙岗村人。因家贫,小时就到地主家放牛。一年四季睡在牛棚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还经常挨打受骂,身上伤痕累累。奴隶般的童年生活,使他从小饱尝人世间的酸咸苦辣,养成一种倔强和反抗的性格。 【1903-1941】
• 曾华湘 曾华湘,又名传萼,1904年5月12日生,湘乡县二十都(今属双峰县溪口乡)山斗冲人。十三岁在大兴殿初小毕业后,即到羊牯寺镇一家织布作坊当学徒。1921年,又随哥哥到湖南第一纱厂当打包工。他来到纱厂后,积极参加由共产党人萧石月领导的工人运动,成了工人运动中的积极分子。1924年1月,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04-1926】
• 戴今吾 戴今吾,湖南衡阳县集兵滩区藏家湾村人,1902年10月5日(农历八月二十四日)生,家庭小康。他十一岁入学读书。母亲去世后,因继母虐待,被迫辍学。后得岳父支持,于1919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 【1902-1927】
• 戴钟萍 戴钟萍,湖南湘西人。1922年生于凤凰县沱江镇沙湾一户名宦之家。祖父主持过镇筸道幕,叔父就是被红一军团在浏阳文家市击毙的国民党军湘西“剿匪”司令陆军中将戴斗垣,父亲戴恢垣,是陈渠珍部下的一名团长。世代官宦的声望,并没有影响她的生活。她从小爱求进步,特别在长沙求学于蔚南女中及沅陵乡村简易师范学校后,更有自己理想的追求。 【1922-1941】
• 邓宗翰 邓宗翰,湖南耒阳县哲桥乡刘家冲人。1900年3月26日生。有兄弟四人,居第二。八岁入塾读书,后得族祠资助,考入耒阳社陵书院高等小学。1923年,又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深得蒋啸青、张秋人等进步教师的器重,并常与同学资中和、陈芬等组织学术探讨活动。 【1900-1930】
• 郭起 1918年,郭起从文光高小毕业后,受聘三才小学任教。1920年秋,因得亲友资助,又考入长沙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在长沙他结识了郭亮,并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社会斗争。1922年,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他以东晋祖逖闻鸡起舞自勉,再更名起。 【1903-1927】
• 陈海秋 陈海秋,湖南平江县思溪乡永丰村人,字启厚,1894年5月生,五岁丧母,父亲为养活全家五口,终年劳累不堪,他就这样度过了苦难的童年。他入学无门,但糊口有方。从小能到镇上卖柴,能替别人放牛,不论风吹雨打,经受得住生活的折磨,并养成一副倔犟的性格。 【1894-1936】
• 陈协平 陈协平,湖南桃源县人,又名亚军。1903年12月,他生在一户贫苦农家。幼年随舅父在私塾课读。因学有所成,被聘去十总寺国民小学教书,以微薄收入添补家里生活。 【1903-1933】
• 曾保益 曾保益,湖南岳阳人,1906年8月3日生于平江县邵阳乡光明村一户农家。幼年只读了三年书,就去习武。练就一身好功夫。1927年底,他参加喻庚领导的游击二大队,从事打挨户团,斗土豪,为民除害的斗争。1928年8月,经吴善全、吴杏生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俊青区第七乡肃反委员,做除奸肃叛的工作。 【1906-1936】
• 陈茀章 陈茀章,湖南平江人。是平江早期工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平江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历任平江县工会会长、中共平江小组组长、第一任平江党支部书记、第一任中共平江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以及国民党平江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工农部长、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委员等职。1928年5月,他被平江当局以“共党首恶”杀害于县城月池塘旁,时年四十一岁。 【1887-1928】
• 唐德寅 唐德寅,湖南安仁县华王乡狮子湾人,1903年8月出生在当地的一户农家。七岁到私塾就读,十三岁转到茶叶坳学艺,与唐天际是同窗好友。1919年夏,他听到回安仁的北京大学学生唐德级、唐德丝介绍五四运动的情况以后,深受启发。 【1903-1934】
• 汪起凤 汪起凤,湖南湘潭县八叠乡(现属株洲市)人。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湘潭县东一区八叠乡(现属株洲市)被誉为全县模范第一乡,出现了一位冲破封建营垒的女英雄,她就是1930年被敌人杀害的汪起凤烈士。 【1893-1930】
• 危云开 危云开,湖南湘西人。   危云开(又名开太)与危云炎(又名赤勋),是堂兄弟,古丈县城人。危云开生于1884年,在县城开了一爿商店,生活较富裕;危云炎生于1887年,曾在乡下教书,1925年被古丈防务军总监刘谷卿聘去当军法秘书。后刘谷卿调往龙山任职,他不愿同去,于是辞职仍回到乡下从事教学。 【1884-1927】
• 萧觉先 萧觉先,湖南衡阳县岣嵝乡人,名文筠,字耀青。1899年8月30日生。九岁丧父,随母亲和哥哥以砍柴和打短工为生。十四岁入私塾,后入衡阳莲湖小学。星期天,常到船码头卸货,挣点钱作购置文具之用。 【1899-1927】
• 谢南岭 谢南岭,湖南长沙人,字维新,号东山,祖居宁乡县五里堆乡,1898年3月2日生。他幼年从祖父课读,能随口成诵,祖父惊喜,于椅上置小凳,令其就大方桌读书写字。亲邻目之为“谢家宝树”,祖父亦希冀其象晋代谢安那样有所成就,为之取名东山。 【1898-1927】
• 杨长宽 杨长宽,湖南辰溪县辰阳镇人,字厚文,1905年8月10日生。少时富有同情心。凡同学有因家贫而买不起纸张笔墨的,他就把母亲给的零用钱买些分送他们。还有一次,当听到佃户谈今年年成不好而他家又不肯减租时,他对他们说:“你们这些租谷不用交了,如家里有人问时就说我经手收了。”1922年秋,他考入长沙雅礼中学。在校时,他受到当时进步思想的影响。但只读了一年,即辍学回到辰溪,在县立学堂当英语教师。 【1905-1927】
• 尹子韶 尹子韶,湖南永兴县南桥尹家村人,字美五,1896年12月生。世代务农。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二。1920年,他毕业于文昌阁高小,并考入衡阳船山中学。1922年辍学回家,在濂溪书院任教。1924年,又应聘到县城高等小学任体操、地理教员。 【1896-1938】
• 赵飞英 赵飞英,湖南临湘县长安乡大屋村人。又名赵六元,1907年5月8日生,父亲赵春和,是个贫苦农民,因子女多,在飞英四岁时,即送给其兄赵谷声做养女。赵谷声是个教书先生,飞英七岁就随养父课读,因性格刚强,善思好问,深得养父喜爱。 【1907-1927】
• 钟灵 1926年下半年,慕容楚强、朱文卿等,在沙市区开展以打土豪劣绅为中心的农民运动。钟灵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任沙市区农民协会委员,不久,经慕容楚强介绍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浏阳第九区(沙市区)委员会委员。 【1903-1935】
• 左基忠 左基忠先后在文萃高小、狮子书院(今浏阳三中前身)、武汉中法大学读书,常以思想进步,文论精辟见称。1928年冬,他被党组织调到红军工作,在红五军政治部任宣传干事。 【1902-1932】
• 唐名煌 唐名煌,湖南安仁县华王乡道仙桥村人,1917年生。父亲唐勋芳,以种几亩薄田和做点小本生意,维持一家七口的生计。他十来岁时,父亲病死,所以只读了两年书,就在家学种田了。   【1917-1939】
• 危云炎 危云炎,湖南湘西人。   危云开(又名开太)与危云炎(又名赤勋),是堂兄弟,古丈县城人。危云开生于1884年,在县城开了一爿商店,生活较富裕;危云炎生于1887年,曾在乡下教书,1925年被古丈防务军总监刘谷卿聘去当军法秘书。后刘谷卿调往龙山任职,他不愿同去,于是辞职仍回到乡下从事教学。 【1887-1927】
• 萧光标 萧光标,湖南郴县良田乡萧家岭人,1892年3月生。家赤贫,六岁就参加劳动。十五岁那年,当地闹蝗灾,他家将田里收的谷物全部交租还差八石,祖父和弟弟都因饥病死去。为了以后少受欺凌,他决心习武。曾邀同青年伙伴,于冬闲时从外地请来一位拳师,教练武功。 【1892-1929】
• 萧三妹 萧三妹,湖南株洲人,原姓韩,1915年6月,出生在酃县十都乡南流村的一户农家。父亲韩运发,母亲张福秀,生有她姐弟四人,她排行第三,故取名三妹。七岁时,因生计艰难,被送给本村李家做童养媳,终日在困苦劳累中熬煎。五年后,南流村发生一场瘟疫,她的未婚夫染疫病故,她自己也病得奄奄一息。这时,她的父母把她接了回来,用土方草药治疗,历时一年,她的病才好起来。 【1915-1936】
• 徐履仁 徐履仁,湖南华容县砖桥乡长宁垸人,字谱香,1902年8月生。父亲徐孝愚,是个教私塾的先生。他从小随父课读,勤奋好学,十二岁能作短文。 【1902-1928】
• 姚伯壎 姚伯壎,湖南醴陵县家湾乡大塘村人。又名伯贫、楚友,曾用蓝一如、周仁、彭俊明等化名。1909年10月27日生。醴陵县家湾乡大塘村人。父亲姚秉南,是个有学识的教师。他在涧塘小学毕业后,曾由父教读些古典文学,因此,他对古文诗词颇有修养。 【1909-1930】
• 张一鸣 张一鸣,湖南慈利县溪口人,字泰语,1900年8月生。有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三。少时就读朱氏族学,1918年考入长沙兑泽中学,毕业后,到慈利渔浦小学任教。1927年得亲友资助,去北京师范大学旁听。在进步师友的影响下,他逐渐走上革命的道路。 【1900-1930】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