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冬竹 |
|
湖南郴州人。主任医师,产科主任,进修于上海瑞金医院及上海妇科医院。市“青年文明能手”、“首届五四奖章获得者”,擅长于高危妊娠监测及处理、孕产妇危急处理、产前诊断及产前咨询。 |
|
【1968-?】 |
• 李文华 |
|
湖南郴州市人,1967年2月15日出生于郴州市的一个干部家庭。父亲李成锦在岳阳市外贸公司工作,母亲在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农场工作。 |
|
【1967-2001】 |
• 文小川 |
|
湖南益阳人,1967年农历5月19日出生在桃江县松木塘镇响桃园村潭子洞村民组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文克俊是桃江锰矿工人,母亲文电英是农村家庭妇女,他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两个妹妹,排行老二。 |
|
【1967-1986】 |
• 吴奇修 |
|
湖南省涟源市人,1966年4月生。1987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放弃留在中央机关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家乡涟源市工作,任市计委基建组长、协作组长等职。199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离开城市下到石门村,任农村基层党支部第一书记,率领全村农民经过几年努力,将全市有名的特困村、失控村建设成为全省闻名的首富村、文明村,被评为1997年湖南十大新闻人物、1999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
|
【1966-?】 |
• 刘照社 |
|
湖南邵阳人,男,汉族,1966年5月出生于新邵县太芝庙乡半高村,1982年12月入伍,1986年5月入党,1986年12月退伍,1988年在原扶锡乡企业办工作。1995年被太芝庙乡人民政府借用为驾驶员。 |
|
【1966-2005】 |
• 张宏德 |
|
湖南常德人,1966年10月出生在桃源县原航运公司一个普通船工家庭,祖籍桃源县马石乡(今凌津滩镇)川石村。其父亲张尚跃,母亲王春秀均系桃源县原航运公司职工,生有三子一女,张宏德排行第四。张宏德出生后,就随父母在船上生活,童年时帮助父母在船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
【1966-1990】 |
• 高建成 |
|
湖南岳阳人,1965年10月出生于湘阴县南湖洲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高迪生是个忠厚老实、勤劳俭朴的农民,母亲杨友秀是个淳朴善良、任劳任怨的农家妇女。高建成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80年“五四”青年节,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
【1965-1998】 |
• 李国勤 |
|
湖南永州人,男,汉族,1965年7月8日出生在宁远县柏家坪镇礼仕湾责任区彭家村一个农民家庭。1983年7月,李国勤在宁远六中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考入湖南省警察学校,圆了他的警察梦。在警校这个锻炼人才的大熔炉里,他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钻研刑侦技术,努力学习过硬本领。同学们至今都记得,其他同学玩得最欢时,也正是李国勤学习最发奋之时,正是凭着这股钻劲和韧劲,李国勤在学校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
|
【1965-1996】 |
• 夏石林 |
|
湖南益阳人,1965年1月出生在南县茅草街镇一个农民家庭。那时候老百姓的生活都不富裕,他的童年是在贫困的年代度过的,但贫困的生活也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
|
【1965-1988】 |
• 雷渊运 |
|
湖南蓝山县人,小名运崽,1964年9月16日出生在蓝山县塔蜂镇半洞村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父亲雷裕祥,曾参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退伍回乡后担任农村基层干部三十多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民兵营长。母亲杨亮嫦,是一位忠实憨厚的农村妇女。 |
|
【1964-1999】 |
• 王文卫 |
|
湖南娄底人,男。1967年4月出生在新化县西河镇一个叫双蹄的小山村。2005年12月18日14:30,新化县上梅镇国泰家电超市发生特大火灾。退伍后长期在新化县上梅镇从事个体运输工作的王文卫本已谈妥一宗运输生意,准备前往湖北大冶。但听说有火情后,王文卫与同行数人迅速赶赴现场,当看到超市二楼还有人员被大火围困时,他不顾同行人员劝阻,拿起灭火器,奋不顾身冲入火海救人,最后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壮烈牺牲在救火现场。 |
|
【1964-2005】 |
• 杨瑞斌 |
|
湖南平江县向家镇山陂村人,1964年10月15日出生,1970年9月开始读书,1977年加入共青团,1980年9月考入长沙林校,1983年7月林校毕业后,分配到平江县福寿林场工作。1984年2月,杨瑞斌担任幕阜林场场长,198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起兼任幕阜林场党支部书记。 |
|
【1964-2002】 |
• 李建国 |
|
湖南安乡县人,1964年4月20日出生,安乡县安宏公社西李家大队(今安乡县安宏乡西李家村)人。 |
|
【1964-1998】 |
• 胡铁保 |
|
湖南邵阳人,中共党员,1963年3月23日出生于隆回县六都寨西山大队。父亲胡奎喜,中共党员,湖南省第一纸板厂干部;母亲庞理秀,中共党员,湖南省第一纸板厂工人,现都已退休。 |
|
【1963-2002】 |
• 徐超明 |
|
湖南常德人,1963年12月4日(农历十月十九日)出生,今石门县新关镇七松村人。其父亲徐新林,曾任生产队队长,其母亲邓兆清,开过家庭饭铺,是乡亲们公认的女能人。徐超明有兄弟6人,排老四,小名叫“园那”。 |
|
【1963-1989】 |
• 王汉桃 |
|
湖南省汉寿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3年1月出生,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常德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副处级)。 |
|
【1963-?】 |
• 杨国红 |
|
湖南株洲市,1963年10月1日出生于炎陵县城关镇蔬菜村,这天正是国庆节,祖母说:“今日到处红旗飘飘,就取名国红好啦。”父亲杨辉荣,原籍广东省丰顺县砂田乡紫荆围。抗日战争期间,他跟母亲颠沛流离,四处投奔亲友,辗转广东、江西、湖南后幸被炎陵县垄溪乡廖珩、兰芹夫妇收留,从此便在炎陵县定居下来。 |
|
【1963-1989】 |
• 谢发成 |
|
湖南衡阳人,1962年3月生,常宁市三角镇罗田村人。初中毕业回村务农。在学校读书时,谢发成就是三好学生。有一天晚上,同学们都到附近煤矿看电影去了,而他却悄悄地留下来照顾一位生病的同学,一个人摸黑走了4华里山路,给生病的同学买回了止痛药。 |
|
【1962-1987】 |
• 阎集成 |
|
湖南慈利县人,1962年7月14日出生于慈利县广福桥公社乌龙岗大队(今广福桥镇乌龙岗村)。他因家庭条件限制,高考落榜后没有再复读,而是回到故土,开始了平凡、平淡、艰辛的农耕生活,立志要做一个新型农民。 |
|
【1962-2004】 |
• 李丽 |
|
湖南衡阳人,中国致公党党员。她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后又遭遇严重车祸,经历过大小手术40多次,身上被切口达270多处,行动只能靠轮椅。但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2005年初,她自筹资金赴北京师范大学系统学习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课程,通过考试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 |
|
【1962-?】 |
• 贺学禹 |
|
他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共青团中央授予他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同年,还被评选为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
|
【1960-?】 |
• 李科林 |
|
湖南长沙人,1959年5月17日出生于宁乡县洞庭桥乡水口村。父亲李德金在长乐桥卫生院当医生,中共党员,母亲文佩兰,生育子女7人,李科林排行第五。一家9口,靠父亲那份微薄的工资来维持,生活比较困难。李科林的4个哥哥都先后参了军。 |
|
【1959-1990】 |
• 杨反修 |
|
湖南长沙人,原名能修,1959年9月27日(农历八月二十五日)出生于望城县雨敞平镇卯田村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杨汉文,解放前曾被国民党强迫抓壮丁,1949年,随所在部队起义投诚,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次年退伍还乡务农,他为人正派,乐于助人。母亲杨程珍,是一位淳朴善良的农妇。 |
|
【1959-1986】 |
• 陈小平 |
|
湖南株洲人,1959年8月8日出生于茶陵县腰陂镇石联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陈长生,母亲刘头姣,都是勤劳善良的农民。兄弟姐妹六人,陈小平排行老大。1977年陈小平在茶陵三中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协助父母担负起一家的生计。 |
|
【1959-1988】 |
• 刘欢生 |
|
湖南省祁东县人,1959年2月出生于祁东县白地市。1975年毕业于祁东县农民中专,聘任白地市区农技站农技员。1984年辞职,自筹资金养猪。第一年养猪失败后,参加了衡阳市、祁东县分别举办的快速养殖班和兽医班,学习科学养猪的新路子。1985年底交售外贸生猪480头,赢利38000元,打开了养猪业的局面。 |
|
【1959-?】 |
• 邓正伟 |
|
湖南湘潭人,又名邓兰惠。1958年7月14日生于湘潭市城正街瞻岳门大灯笼巷。邓正伟家是一个有老祖父、父母亲、兄弟姊妹八个、长嫂及两个侄儿、一个侄女,共15人的大家庭。当时只有父亲、长兄、长嫂及大姐四人有工作,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在上学,家庭经济困难。邓正伟在八个孩子中最小。 |
|
【1958-1981】 |
• 袁红专 |
|
湖南株洲人,1958年农历四月初八出生在株洲市南区(现芦淞区)曲尺乡谭家村。1965年至1790年在谭家小学读书。1971年,袁红专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株洲市第一中学。其父袁再华是株洲市拖拉机配件厂革委会主任兼党总支书记,1973年4月29日在市计委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言时,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主席台上,不治身亡,时年38岁。父亲英年早逝,母亲为农妇,后一直守寡。袁家共有三子两女,袁红专排行老二。当时,兄弟姊妹五人年纪都小,只能依靠母亲终日耕作艰难地生活,其家境之贫寒窘困自不待言。1973年秋,年仅16岁的袁红专初中毕业,顶职进入拖拉机配件厂当了一名模工。1974年5月,由于他继承父志,表现突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
|
【1958-1979】 |
• 段正恒 |
|
湖南长沙人,1958年3月出生在长沙市郊区岳麓山乡渔场二队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段正恒走向社会以后,从事个体木工手艺,他更加注意陶冶自己的情操和品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
|
【1958-1983】 |
• 萧友庆 |
|
湖南长沙人,1957年3月20日出生于浏阳杨花乡端里村。萧友庆家有父母兄弟姐妹等共10口人,由于家庭人口增多,家庭生活相当困难。1964年1月,萧友庆未满7岁即在杨花中心小学读书,1969年9月升入杨花中学,他在学校表现好,成绩优良,多次评为优秀学生。 |
|
【1957-1989】 |
• 谭千秋 |
|
湖南祁东人。1982年参加工作,任东方汽轮机厂所属东汽中学学生工作处主任,为四川省特级教师。他因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受到表彰奖励。在日常工作中,他非常爱学生,被同事们称为“最疼爱学生的老师”。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波及绵竹。地震中,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当时,他正在这栋教学楼的教室里上课,迅速组织同学们向楼下疏散。当他得知有几个同学还没有离开,立即从三楼返回四楼。 |
|
【1957-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