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隽明 |
|
黄隽明,湖南浏阳普迹三水头人,字齐慡,号宣德,1874年3月10日生。父亲黄茂岑,清末秀才,具有爱国思想和忧国忧民的热忱。他幼年聪颖,能言善辩,得父亲培养之力居多。十二岁那年,他奉父命随黄齐民去县府与南乡大户刘家为争水的事辩理,当着县长的面,慷慨陈词,明辩是非,终于辩得以责令刘家因打人赔偿黄家医药费四元了事。黄家胜诉了,他的小“名气”也就在浏阳南乡一带传开了。 |
|
【1874-1931】 |
• 李卜成 |
|
李卜成,湖南永兴县老马田圩人,字亢夫,1903年7月出生于当地一户富豪之家。他没有染上纨祷子弟的习气,而是从小就勤奋读书,有思想,有追求,各科成绩都较优异,还写得一手好字。 |
|
【1903-1930】 |
• 李文彩 |
|
李文彩,湖南临湘县陆城新港人。字淦安,号序满。1899年3月3日生。父亲李敬宝,以驾船为业。有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五,人称“满伢子”。文彩这名字,还是他八岁到陆城街一家私塾上学时老师给取的。 |
|
【1899-1927】 |
• 刘民 |
|
刘民,湖南常宁柏坊乡(现蓬塘乡)人,字伯格。1911年6月生。有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学校毕业后,曾当过常宁县教育科长兼合江高级小学校长,并用祠堂公产创办储英小学,对穷苦农民子弟免费供给读书。1938年春,他因与浙江省诸暨县县长邓浪有旧,应聘前往任县府秘书。 |
|
【1911-1942】 |
• 刘彦媛 |
|
刘彦媛,湖南长沙人。刘彦娴、刘彦媛两姐妹勇斗国民党师长张辉瓒的大老婆张八娘的故事,至今长沙县东乡一带的人们道来,仍然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入。她两姐妹确不愧为长沙县女界敢于抗暴惩恶的代表人物。 |
|
【1909-1927】 |
• 米世珍 |
|
米世珍,湖南保靖县大妥乡踏梯村人,土家族,1900年生。刚满三岁,父亲病故,母亲又改嫁,从小靠祖父母抚养。后来在姑母的帮助下,他读完了小学,1917年又考取免费的武昌旅鄂湖南中学。中学毕业后,他去北方考取交通大学。他读书勤奋,乐于助人。凡同乡赴京报考大学的,他总是热情接待,帮助他们择校报考和准备应试。 |
|
【1900-1928】 |
• 何翊奎 |
|
何翊奎,湖南汝城县田庄乡蔡家村人,又名辅仁,字竹贡,1897年出生于一户农民家庭。幼年就读于本村铜锣丘私塾,后考入汝城联立云头学校。毕业后,他矢志教育救国,回乡募捐,在田庄圩创办柱石小学,自任校长;又与钟碧楚等筹捐创办新民高级小学,并当选为校董。 |
|
【1897-1930】 |
• 胡竹铭 |
|
胡竹铭,湖南澧县双龙乡曾家村人,号竺民,又名宏济,1904年1月1日生。年幼时随父课读,1921年考取长沙商业高等学校。192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后又考入武昌中山大学。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工农革命活动,1927年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
【1904-1927】 |
• 黎子明 |
|
黎子明,湖南临湘县贺畈乡人,原名立成。1905年6月出生在一户小康之家。他小时随父课读,十岁入学。十二岁时,因父亲祖遗的九亩薄田被当地基督教堂牧师陈竹青强占建园,家庭生活顿失依靠,迫使他只得辍学,改学手艺,到詹家桥一家裁缝店当学徒。三年后出师,在大云山一带以裁缝为生。 |
|
【1905-1931】 |
• 李树林 |
|
李树林,1900年2月出生在平江县团山乡新霞村一户雇农之家。有兄弟六人,他排行第四。十岁给人放牛,十五岁到四洲堂大地主家当长工。1926年8月,北伐军攻占平江,他同穷兄弟一道,给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后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2月,他经团山乡党支部书记邱轩令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
【1900-1934】 |
• 刘留侯 |
|
刘留侯,湖南衡阳人。1919年5月,衡阳街头张贴着一幅题为《胡颜之厚》的漫画。漫画把反动政客的丑恶嘴脸刻划得淋漓尽致,引起围观者的赞赏。这幅漫画的作者,就是当时湖南《大公报》记者、后来因宣传抗日而被国民党政府当局活埋的革命烈士刘留侯。 |
|
【1888-1939】 |
• 刘彦娴 |
|
刘彦娴,湖南长沙人。刘彦娴、刘彦媛两姐妹勇斗国民党师长张辉瓒的大老婆张八娘的故事,至今长沙县东乡一带的人们道来,仍然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入。她两姐妹确不愧为长沙县女界敢于抗暴惩恶的代表人物。 |
|
【1803-1927】 |
• 梅冶成 |
|
梅冶成,湖南宁乡同文镇上流寺包冲(今花园乡和平村)人,别名教熔,曾用李治盛、李时盛化名,1881年6月17日生于一户四代塾师之家。父亲梅竹溪,学问渊博,克己厚人。他七岁随父课读,后数次赴县应童子试不第,乃于1903年考入湖南武备学堂。 |
|
【1881-1943】 |
• 刘大荣 |
|
刘大荣,湖南浏阳县船仓乡大塘村人,原名张运鸿,1901年12月27日生。父亲张宝山,是个老中医。有兄弟四人,他居长。二弟运沂(又名张维),1926年参加革命,后担任浏阳县苏维埃政府警卫大队队长,在作战中牺牲,三弟运涵(又名张凯)1928年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卫生部、民政部副部长。四弟叫运淋。 |
|
【1901-1930】 |
• 李世成 |
|
李世成,号随亭,1904年出生在资兴城厢区望仙山朱家坪村一户小康之家。父亲李足启,在县税务局供职,哥哥在家务农。他七岁入义芳小学读书,十二岁考入县城乐城高小,十四岁入县立中学。县中毕业后,就在城里一所小学教书。1926年,他积极参加资兴的农民运动,4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县农民协会秘书兼县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 |
|
【1904-1933】 |
• 黎育教 |
|
黎育教,湖南株洲人。在崇山峻岭的酃县下村乡坪坑村老屋背,有一小块墓地,墓前石碑除刻有“黎育教烈士之墓”七字外,两侧还刻有如下一幅墓联:“昔以雄才罹劫难,幸留英气在尘寰”,以寄托乡亲们对烈士的永恒纪念。 |
|
【1905-1932】 |
• 宁智 |
|
宁智,湖南衡阳人,号哲文,字俊礼,1902年4月26日出生在衡阳县永康乡孟山桥宁家台的一户农家。小时在叔叔宁如松家读书,1919年考入湖南私立新民小学,1922年毕业回乡任教。因热心公益,1926年被长东区农民协会推举为委员长,他的爱人宁贺荣亦任农民协会宣传委员。 |
|
【1902-1929】 |
• 罗梓铭 |
|
罗梓铭,湖南浏阳县沙市区淳口乡人,原名世章。1907年2月21日生。他有四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因家境贫寒,从小过继给叔父罗保田为嗣。他只读过四个月的书,便到一家裁缝铺当学徒。“学艺”四年,老板还不肯教他裁剪工夫,一气之下,回家学织夏布。而织夏布销路不佳,他又只好去学缝纫,重新学了三年。 |
|
【1907-1939】 |
• 刘琼梅 |
|
刘琼梅,湖南衡阳县杉山乡杉山村(今属衡东县)人,女,原名芬。1901年12月25日出生在一户小康之家。有兄妹五人,她居第三。为人聪慧勤奋,乐于助人,尤精女工,曾就读三房湾初级小学,1923年考入衡山县城大巷子女子高级小学。 |
|
【1901-1928】 |
• 凌曙霞 |
|
凌曙霞,字祥吉,号盛涛。1895年8月18日生,平江县瓮江区河东乡太平村人。他七岁入塾读书,勤奋好学,深得老师廖汛清的器重,后来还介绍他同自己在平江启明女子师范毕业的胞妹廖坤仪结婚。五四运动的影响,更激发了他对新文化、新思想的追求。 |
|
【1895-1928】 |
• 李农耕 |
|
李农耕,湖南郴州人。原名隆根,字俊湘,1902年10月10日出生在永兴县碧塘乡塘门村的一户农家。他的三舅程子楷是同盟会会员,曾留学日本,对他从小就有着好的影响。 |
|
【1902-1929】 |
• 胡崇德 |
|
胡崇德,湖南宁乡县同文镇石桥铺三松湾人,原名象贤,派名章嘉,参加革命后改名崇德,字大公,1886年3月9日生。家赤贫。有兄弟七人,他居长。1905年,宁乡兴办学堂后,他被叔伯用祠租资送去云山学堂读书。毕业后,去湖北做工,不久,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堂。 |
|
【1886-1928】 |
• 黄祯刚 |
|
黄祯刚,湖南宜章县黄沙乡上章銮村人,字长茂,1891年7月11日生。有一弟一妹,因家里生活艰难,只读了几年书便辍学了,后来曾从师练武,学有一身拳脚工夫。他秉性刚直,嫉恶如仇。1925年10月,他参加中共黄沙区支部组织的“公民团”,从事清算黄沙地主豪绅侵吞近万元公款的斗争,但因县里包庇,清算没有结果。这件事使他感到十分气愤。 |
|
【1891-1933】 |
• 王岳斌 |
|
王岳斌,湖南衡南县松柏乡西桥村谢家冲人,原名王继丝,又名王球,字岳斌,后以字行,1899年4月1日生。小时读过两年私塾,后到衡州府立中学当校工。在堂兄教师王孔昭的指导下,他利用工余时间读书练字,大有进步。1920年,考入在长沙的湖南第一纱厂当工人。 |
|
【1899-1927】 |
• 萧刚僧 |
|
萧刚僧,又名中玑,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三,人称萧三。1897年11月生,湘乡县谷水镇(现属湘乡市)人。父亲萧月轩,在乡务农,农闲时在谷水镇上做些小生意。他八岁进谷水陶龛小学读书。后随父亲远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谋生。在那里读完高小。1913年,他只身回到老家,在亲友的资助下,先后在岳云中学,长沙商业学校求学。 |
|
【1897-1928】 |
• 刘海林 |
|
湖南湘潭人,1962年12月5日出生在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红旗村新基组。兄弟姊妹八个。刘海林排行第五,加上父母亲和80多岁的老祖父,全家共有11人,生活过得很艰难。 |
|
【1962-1981】 |
• 余贲民 |
|
余贲民,字金榜、号世英,1888年12月5日生,平江县城关镇人。父亲余载福,是个木匠,母亲江宝珍能事纺织,因之家庭生活较为宽裕。但他从小不喜欢读旧书,读了三年私塾后,就不再读了,而是在家帮母亲做些家务事,稍长,又跟父亲学木匠手艺。后来又去跟住在栗山巷的祖父学种田,还学会寻治蛇伤的草药,被乡亲称为是一个能工、能农、能医的多面手的人才。 |
|
【1888-1933】 |
• 赵绪一 |
|
赵绪一,字围屏,1905年生于湘乡县弦歌乡金石桥宋家山(现龙潭乡文星村)一户小康之家。1915年入附近的长乐庵高级小学念书。由于学习勤奋,成绩常列前矛,为师友所推崇。 |
|
【1905-1927】 |
• 陈俊 |
|
陈俊,湖南宜章县栗源堡人,原名修齐,字国治,乳名平章,1904年7月4日生。父亲陈寿吾,是个医生,又是当地的一位开明士绅,湘南起义时任乡苏维埃政府委员,又随军上了井冈山,在红军中当军医,8月红军攻打郴州失败时惨遭杀害。他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很大,思想追求进步。 |
|
【1904-1930】 |
• 邓受谷 |
|
邓受谷,湖南衡阳人。1927年“马日事变”后,常宁县第一个被反动派杀害的革命者,就是国民党左派人士邓受谷。 |
|
【1900-1927】 |